五年来,外国语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教学立院、人才强院、科研兴院、文化建院”之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部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外语学科平台。学院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创了学院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持续打造“红色外院”党建特色品牌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精心打造“红色外院”党建品牌。五年来,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首批通过学校验收,树立标杆。学院有3个党支部被评定为四星级党支部。在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中,学院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微党课比赛中,党支部书记表现出色,荣获一等奖2人次、三等奖6人次。为积极响应柳州城市发展新战略,学院精心打造“畅航行动”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助力柳州向海图强。

学院精心打造“畅航行动”党建品牌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五年来,学院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获评学校第一批“三全育人”示范学院、第二批“三全育人”示范教研室1个、“课程育人”示范团队2个。获评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项目12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4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6个,获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立项6项。
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五年来,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学院较好完成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下各项工作,获广西高等教育(本科)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和自治区一流课程1门,英语专业教研室在2024年荣获自治区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表彰。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自治区本科教改项目、自治区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共18项。此外,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专业赛事中,共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65项。

学院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广西赛区中喜获金奖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学院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院之基,多措并举,狠抓教师的学历、能力及素养的综合提升,引育并举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五年来,共引进博士16名,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19名,毕业返校博士13名。目前,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31名,占比41%。学院教师参加广西高校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自治区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发展持续推进
五年来,学院加强外语学科建设,持续推进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2021年,学院英语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获批校级一流学科建设C类。抓住申报硕士点的重要机遇,整合学校教师资源,完成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国际中文专业硕士、教育(学科英语方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成功获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研究生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五年来,学院翻译硕士共计招收研究生160多人。学院通过和柳汽、柳工等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企业实习等形式,先后有150多名硕士研究生进入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研究工作,助力柳州企业向海图强,经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翻译硕士学位点第一志愿录取率6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平均达90%以上。

与柳工国际事业部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会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畅航行动”,为柳州企业向海图强搭建语言沟通桥梁。五年来,学院连续协办四届柳州市英语演讲比赛,为提升柳州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与柳州市外事办公室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了螺蛳粉外包装英译微型语料库,该语料库旨在推动柳州特色产品螺蛳粉的国际化传播。

学院协办2024年柳州市机关外语演讲比赛
科研成果逐年提升
学院组建了区域经济语言服务与工程技术翻译、区域国别学等4个研究中心。近五年完成了各类纵横向项目合计130多项,其中国基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3项,九三学社中央课题1项,经费总额500多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获广西社科奖2项。因表现优异,学院荣获学校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名教师获学校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荣誉。

学院荣获学校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及国社基金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