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院学术交流、增强科研凝聚力,理学院于2023年4月11日下午在文昌校区第三教学楼北206会议室召开了院内学术交流会。在交流会上,霍海峰副院长主持学术交流会,三位老师通过学术报告的方式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
第一讲:临界拟线性薛定谔方程解的存在性及其渐近行为
陈永鹏博士作了题为《临界拟线性薛定谔方程解的存在性及其渐近行为》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总结了已有研究拟线性薛定谔方程常见的方法以及竞争位势的由来。然后在两类竞争位势下,利用变量替换和变分法研究了临界拟线性薛定谔方程基态解、多重解存在性,以及随着参数变化解的集中现象。证明了解的个数依赖于位势的形态,以及位势的最值点对于集中现象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解的指数衰减性。该成果在流体力学、耗散量子力学、凝聚态理论等学科中,有一定积极作用。
第二讲:变分不等式适应性及其应用
白云如博士作了题为《变分不等式适应性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给出了变分不等式的来源,介绍了变分不等式的发展情况,最新研究成果。给出了带有集合有界与非有界情况下的解的存在唯一性结果,对比了这两种情形的假设条件。报告中还给出了混合型变分不等式在接触力学模型中的应用,阐述了模型假设条件,给出了历史依赖算子,介绍了包含历史依赖算子的变分不等式及其模型应用。
第三讲:能量分解分析方法发展和应用
许源博士作了题为《能量分解分析方法发展和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能量分解分析方法的定义以及用途,梳理了能量分解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存在多种多样的能量分解分析方法,报告人从理论方法和实际计算中对几个定义相近的能量分解分析方法的异同进行评估,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的能量分解分析方法,并利用其对一系列生物、材料大分子以及复杂体系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拓展了能量分解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会议最后,霍海峰副院长结合三位老师的报告内容,从选题、调研、实施、发表论文、项目申报等方面与各位老师探讨了如何做出好的科研工作。经过本次学术交流,参会的各位老师纷纷表示深有所获,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