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一:结构随机分析与优化控制科研团队简介
1.方向特色
本方向运用控制理论及非线性振动理论,建立被动控制结构基于规范Davenport风谱和现行抗震规范反应谱的最大风振和最大地震位移响应,构建被动控制结构等效静态设计荷载取值与现行规范的对应关系,建立等效静态风振力和地震作用设计取值的解析式及等效静态优化与控制设计法。将不等式约束抗风抗震优化模型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分析目标函数的梯度和Hessian阵,构建高效率的二阶优化算法,使大型复杂的工程结构抗风抗震优化设计得以实现。对带拱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巨型减震结构等新型结构形式进行拟静力及动力试验研究,探讨新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延性、耗能、塑性铰分布、等效阻尼等弹塑性性能。
2.学术地位
本方向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30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8项、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项目1项、其他纵向课题多项。
3.作用和意义
在我国,每年的强台风侵袭和地震灾害严重的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结构耗能抗风抗震及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成果可为结构抗风抗震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作为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为行业发展、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科研团队二:现代预应力结构及组合结构科研团队
1.研究特色
本方向拥有广西预应力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柳州市先进建造及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校企合作机制在预应力结构及智能建造理论及应用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及人才培养工作。主要包括:(1) 预应力锚具的研究与开发;(2)新型预应力组合结构、预应力CPRP结构以及装配式结构的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3)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建造过程监测与控制研究及二次开发。运用新材料、新体系、新方法进一步拓展预应力结构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实现建造过程信息化及智能化。
2.学术地位
广西柳州具有预应力产品研发基地区位优势,浦京集团也是区内最早致力于建筑信息模型研究的单位之一。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自治区及其他项目二十余项。在预应力锚具的开发、新型预应力、装配式结构以及建造过程监测与控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已有大量工程应用实例,部分成果被编入广西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及预应力技术行业规范等。
3.作用和意义
预应力结构多数用于大型或高难土木工程结构中,结合目前国家重点推广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开展新型预应力、装配式结构及智能建造方面研究,为解决重点、难点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作为校企合作及协同育人的重要基地,为行业发展及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科研团队三:地基基础及岩土支护设计理论与应用科研团队
1.研究特色
本方向依托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建设点及重点实验室,以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新技术及岩土与工程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稳定性与经济性问题作为研究核心。主要包括:(1) 新型加筋土技术及加筋结构;(2) 岩溶红粘土区地基基础工程;(3)边坡稳定与岩土支护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4)特殊土的基本性质研究。密切联系大型工程实践,探索相关前沿理论问题,通过静动载试验、数值分析及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岩土体的力学行为和响应、破坏机理、稳定控制方法,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参数与理论指导,达到优化设计、保障安全、防止破坏的目的。
2.学术地位
本方向拥有GDS静态/动态三轴系统和PFC3D计算分析系统等研究平台,跟踪国际前沿,注重学术交流,团队多人具有留学背景,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科研潜力大,研究梯队在加筋结构界面作用与承载性能研究、加筋路堤处治技术研究、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先进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近五年发表SCI、EI检索论文近30篇,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广西自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项目20多项。
3.作用和意义
加筋土技术以其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公路、铁路和市政工程等领域,结合国家和地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广西岩溶红粘土地域特性,以重大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为背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达到保证设计和施工科学、安全,为行业发展、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科研团队四:新型建筑材料及工程应用科研团队
1.方向特色
本方向围绕“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主题,以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重点开展高性能、绿色工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研究。主要包括(1)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2)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3)特种水泥的研究及绿色制成技术。
2.学术地位
推行绿色建筑是世界建筑业发展的总趋势。为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广西将建筑材料作为十四个千亿元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打造。本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千亿元重大科技攻关项目7项,广西和其他项目20多项,在环保节能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特种水泥的研究及绿色制成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研究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主持编写省级地方标准4项,企业标准8项,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应用在广西南宁地铁2号线、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水泥生产等省级重点工程,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3.作用和意义
本方向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并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解决环保问题和制约绿色建材、高性能混凝土及特种水泥等新型建材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循环经济和宜居环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