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拥有教授20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40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8人,行业教师26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广西高校卓越学者2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4人。 学科围绕生物质资源、有色金属等广西特色资源,紧密结合装备制造、纺织、医药、食品等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科研、教学与实践资源,创新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提升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材料、化工领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
1. 分离与检测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
基于组成、结构与物质性能的关系,设计制备新型的功能材料,并应用物质的分离、分子识别及检测。在甘蔗糖汁非糖成分的高效分离、纳米贵金属颗粒的拉曼增强光谱、纳米碳纤维修饰电极、MOF材料色谱固定相、氧化锌荧光量子点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工作。
2. 化工过程强化
在物理强化生物资源加工过程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目前蔗汁澄清过程、壳聚糖降解、蛋白质改性、生物基材料制备等过程的超声、水力空化和撞击流强化,以及淀粉基食品绿色加工技术、新装备的开发了有创新性的工作。
3.生物质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
利用广西优势生物质资源蚕丝、甲壳素和蔗渣等为原料,开展以蚕丝为基础的复合功能材料相关研究。主要采用化学改性、材料复合和纳米技术相结合方法,研究丝素与壳聚糖、丝素与海藻酸钠、丝胶与蔗渣木聚糖、蔗渣纳米纤维与壳聚糖等生物材料的功能化、高值化利用。
气相色谱仪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