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化工二级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10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3年获批为广西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建设学科,2018、2022年分别获批为广西首轮、第二轮一流学科。本学科下设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糖资源科学与工程(自主设置)、食品化工(自主设置)等二级学科。学科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1人,具有博士学位53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9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4人。
学科拥有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柳州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及育人平台。学科紧密围绕广西甘蔗、木薯、蚕茧、药用植物等特色资源优势,致力于将化学化工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交叉融合,结合食品、医药等广西千亿元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近年来,学科获广西科学技术奖1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8项,承担市厅级项目33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88篇,获发明专利授权85项,有19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2016 年以来,研究生主持研究生创新项目 29 项,参与科研项目 87 项,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79 篇,研究生署名的获授权发明专利 9 项;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9 名,广西优秀毕业生 1 名,广西三好 学生 1 名,广西青年英才助学金获得者 1 名;4 名毕业生考上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参加 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 1 项、铜奖 1 项。
学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食品、纺织、医药等广西千亿元传统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科研、教学与实践资源,创新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测试仪
学科紧密围绕广西甘蔗、木薯、蚕茧、药用植物等特色资源优势,致力于将化学化工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交叉融合,发挥学术队伍人员覆盖化工、食品、生工、制药等领域的优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及趋势,面向食品、医药等广西千亿元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在化工过程强化等4个学科方向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
(1)化工过程强化。本方向主要以甘蔗、木薯、油茶及药用植物资源等广西特色生物资源为对象,重点研究其天然成分在不同非热强化条件下性质变化、加工特性;天然产物分子及其衍生物在不同强化场中的可控修饰和改性方法,分子构效关系和功能特性;生产装备内流场、浓度场、温度场等多场耦合以及多相流动与传递调控规律,设备的计算模拟、设计、放大方法,并在分子-团簇-设备-工厂多尺度方面开展研究。目前在水力空化强化天然多糖、蛋白质等分子改性、修饰及利用、多糖基生物材料的制备,以及蔗汁澄清、脱色和蔗糖结晶过程等领域,装备设计、优化和放大等开展了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其中一区1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团队成员以第一完成人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2项,多项研究成果实现工业化应用。
(2)特色资源生物化工。本方向以甘蔗、木薯、竹笋、民族特色药用植物等广西特色生物资源为对象,利用微生物转化、酶催化、生物分离以及化学修饰等技术,在日化原料生物转化、民族特色药用植物开发、新型发酵食品生产等领域开展研究,掌握高效的微生物菌种选育、代谢控制发酵技术;民族特色中草药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结构修饰及活性筛选新技术;新型酶制剂的开发以及光/酶催化相结合的生物合成方法。聚焦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形成菌种选育、高效生物转化、民族特色中草药资源开发应用在内的技术体系。近3年获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3)化工分离与检测技术。本方向结合广西优势产业、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需要,开展复杂体系组分的分离、纯化、检测等研究。掌握絮凝分离机理、分离材料的构效关系及制备调控机理、组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结晶过程的调控,以及过程检测技术开展基础及应用研究。相关成果在甘蔗糖汁非糖成分的高效分离、生物分离、纳米贵金属拉曼增强光谱、纳米纤维修饰电极、MOF材料色谱固定相、荧光量子点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主持或承担完成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横向课题19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多项成果获得应用或实现工业化。
(4)医用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本方向主要以茧丝、蔗渣等生物资源材料和金属、陶瓷等生物医用材料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蚕丝基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的性能调控及生物学功能研究;纳米生物材料的快速可控制备及功能化研究;生物材料的表界面性质调控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药物载体材料及其药物释放和代谢动力学研究;超细粉体材料及其成型、烧结理论、先进制备技术和复合材料的界面控制、形貌结构调控、复合机制、光电转换性能及构效关系研究。主持或承担完成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学院2018年以来,培养研究生104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省级重大专项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1项,发表学术论文397篇,发表SCI/EI论文181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发明专利授权67件,获省级以上科研奖5项,5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综合优势,主动融入社会服务地方,联合主办了“2021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第一、二届“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21年全国高性能纤维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创新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和“2021糖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承办了“第五届高校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发挥了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