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场党旗飘 志愿花开别样红
作者:组织部 编辑:宣传部 时间:2020-03-12 点击数:
又是一年学雷锋月,今年的志愿逆行者们从1月就开始行动起来了,在疫情防控战场上,他们敢担当、勇作为,有的做街坊的“跑腿侠”,有的当村口的“小哨兵”,有的做逆行者的“后援团”,有的当复工返校的“赋能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到处闪现着党员先锋模范的身影。正是这种无私大爱的精神,带领我们迎接别样的春天。
把好入口关,当好“小哨兵”
罗覃海在村口执勤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罗覃海同学在从1月30日—2月20日每天在自己的家乡——河池市巴马县东山乡优雅村村口担当防疫志愿者,主动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执勤工作。除了配合村干部对主要出入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检查与疫情数据收集之外,还积极参与村里入户宣传防疫工作,在各村张贴悬挂防控疫情公告、横幅等,并为居家隔离的村民们送上大米、蔬菜和食用油等基本生活物资。
陈彩灵给进村的村民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
电气学院自动化系学生党支部预备党员陈彩灵同学,家住钦州市灵山县,她积极响应号召,自愿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在所在地村口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劝导村民不要外出,不参加集会,提醒村民出门戴口罩。她说:“虽然每天从到早晚都是重复性的工作,简单却不凡,我无法成为奔赴前线的逆行者,却能当好逆行者身后的‘小哨兵’”。
林玉苗在小区门口给居民测量体温
医学院部护理学生第二党支部预备党员林玉苗同学,家住江西省南昌市云溪花园小区。春节前他在社区门口对来访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以及信息登记,及时向社区内部网络平台反馈最新信息记录。他说:“在社区招募党员抗疫志愿者时,我第一时间向社区报了名,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尽我所能,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攻坚克难期,做好“后援团”
离退休老党员在做隔离衣
在疫情物资极其紧缺的时期,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数十名离退休老党员响应党委号召,主动为临床一线制作防护面屏、隔离衣等防护用品,他们发挥自身的经验优势,只为能给一线的医护人员多一份安全保障。她们共制作了面屏257个、隔离衣399件、布料长袖隔离衣50套、一次性裤子56条。她们说:“当前物资紧缺,我们退休老党员也要发挥余热,尽可能为医护人员多提供一些医疗保障。”
汪若兰在社区统计居民信息
启迪数字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预备党员汪若兰,家住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白皎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酒精的发放,统计从外地回来人员,每天录入外来人员相关信息。她说:“我们挨家挨户发放酒精,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大家的手中,看着住户们一张张笑脸,我感到很暖心也很骄傲。”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袁美荣老师开展心理督导
在严峻的疫情面前,不少居民、医护人员不良情绪有所加重,医学部党员教师蓝琼丽、黄苏丽和梁贞巧加入“同心协力,用心抗‘疫’柳州六大高校心理志愿者网络心理援助”公益在线咨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袁美荣通过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为武汉市民进行心理疏导,浦京集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党员教师积极主动加入学校抗疫网络心理咨询服务队,为师生提供远程心理咨询援助。
携手共进,静待春暖花开
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韦锦义作为普通党员志愿者为留校学生分发餐食
在国家复工复产的通知发出后,针对学校陆续有教职工返校居家隔离的新情况,从2月27日,后勤处党总支迅速召集了近20名党员志愿承担起为居家隔离的教职工送餐的任务。截至3月10日,党员志愿者们累计为隔离的教职工送餐1060份,高峰期每天101份,日均75份。他们说:“返校的老师们在家居家隔离,不能出门,我们必须要保障他们的伙食,让他们安心度过隔离期。”
曹倩同学对复工企业进行每日信息统计
鹿山学院食化系学生党支部预备党员曹倩同学,家住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卢西村,在2月志愿参与了村里“小哨兵”后,在春暖花开的3月,她又开始对当地近期的复工企业进行每日信息统计以及人员信息排查。服务第一个星期,就有将近100个企业复工,每天都有10几个企业单位来办理手续。她说:“这次我在一线志愿服务的经历,让我感受到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光荣,我特别希望这场防疫攻坚战能早点结束,希望我这份心意能够帮助在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们。”
党员志愿者在教工小区门口测量体温
随着疫情形势慢慢缓解,学校东环校区出入的人员渐渐增多。机关党委及时联系科大社区了解情况,在得知社区人手紧缺后,立刻成立了机关党员先锋队。自2月18日以来,机关党委共有近百名党员志愿者协助小区进行测量体温、登记外来人员信息、发出门条、引导扫公共场所出入二维码等工作。他们表示,虽然疫情有所缓解,但绝不能麻痹松懈,将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做好。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浦京集团党委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广泛宣传动员,党员师生成为基层抗疫一线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力量。红马甲的身影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消除疫情阴霾的美丽“志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