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2021—2023年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风采展示

作者:研工部公用通讯员时间:2024-09-05点击数: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近年来,浦京集团研究生导师队伍持续壮大,其中不乏一批表现出色的教育者,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付出了辛勤的汗水。2024年,学校经过严格的评选和评审,共有19名研究生导师荣获 “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2021—2023年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崔书婉

博士,湖南大学博士后,副教授,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入选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3331优秀青年学者”、柳州高层次E类人才、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曾挂职广西科技厅高新处,参与多个自治区人民政府重要文件的起草及科技项目管理。主要从事先进焊接技术及智能焊接装备、机器视觉及图像识别、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实力持续增强,教学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等3项,发表SCI论文17篇,曾获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汽车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柳工全国挑战赛三等奖。承担《试验分析与设计》《研究生人文素质理论》等硕士研究生课程。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各1项。获得2023年校级“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组一等奖、“青教赛工”科组二等奖(第二名)各1项。

耐心倾听学生心声,深入挖掘学生的才能和潜能。自2020年担任导师以来,她指导了硕士研究生13人。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共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2名研究生获得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名研究生考入西南大学、东华大学博士。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她所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国家铜奖、广西赛区金奖、银奖各1项。


闫共芹

博士,副教授,机械工程、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广西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广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柳州高层次D类人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多次获得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优秀教师、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优秀共产党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授课老师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持续追踪学科前沿,展现卓越研究动态。近年来,他主持完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纵横向科研项目8项;在国内外期刊以第一作者或独立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37篇,被SCI、EI收录15篇,中文核心期刊19篇;获得发明专利1件、申报发明专利2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件;有5篇学术论文参加2017、2018、2021年中国材料大会并在大会上做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

在教育实践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注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担任导师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3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篇,其中1人获得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研究生“学术之星”称号,2人分别考取海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1人获得2021年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1上做学术报告。


朱前程

博士,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3331优秀青年学者”,担任国际知名电化学期刊Electrochimica Acta,Batteries等SCI期刊的审稿人。在新能源材料专业领域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下一代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及储能减碳新技术方面的研究。

在教学科研岗位上辛勤耕耘,勇攀高峰。近年来,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人才专项项目1项、其他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公开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一区论文10余篇,被同行广泛引用,他引次数已超800余次。

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品德。他始终坚守“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不仅做学生学术上的领航人,更是在为人处世上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一直以来,坚信学生获取的知识远不止于课堂,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日常生活中的指导。他指导的学生在研三阶段时,能够独立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撰写论文,并基于各自论文的实验章节内容,每个学生都能平均发表2篇以上的SCI论文。他致力于为研究生提供深入的学术指导和创新的研究思路,帮助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显著的突破和成果,并积极引导有潜力学生进一步读博深造。


程昊

硕士,副研究员,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任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评审委员会委员,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糖业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广西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绿色制糖工艺、食品安全检测、功能性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深化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之道。近年来,他主持或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共 40 多项(其中主持 20 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60 多篇,其中被 SCI、EI 收录40 多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2 件,主持或参与起草、发布行业标准 3 项、地方标准18 项,团体标准 16 项。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坚守教育初心使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他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断提升科研育人水平,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自治区级以上奖励8项;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SCI收录18篇、EI收录1篇,EIS热引论文2篇);指导的研究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3人次、自治区级优秀毕业生1人次、校级优秀毕业生2人次,国家奖学金3人次;2人读博深造。



李利军

博士,教授,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博导。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学术带头人,甘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担任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理化检验联合协会名誉理事长。主要从事化工分离及检测技术、新能源材料及功能建筑材料等方向的研究。

矢志不渝推动产教融合,持续不懈进行科技创新。多年来,他主持完成“无源零电位电化学检测技术”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广西科技重大研发计划、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多件,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自治区勤廉双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养成。他指导学生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商讨具体的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近年来,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0篇、T1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4件,两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校优秀论文,3名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


程谦伟

硕士,教授,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科技部科技特派员,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广西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专家。主要从事广西特色食品资源加工过程共性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加工过程对食品组分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功能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食品加工新技术。

专注科学研究,积极推动教学改革。近年来,他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项,获发明专利16件,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持和参与了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区级一流课程1项。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广西高校青年教师竞赛三等奖、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热爱三尺讲台,倾心传道授业。他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们成功开发出百香果系列产品,并在企业得到转化。指导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比赛并多次从中获奖,包括国家级挑战杯三等奖、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铜奖、广西挑战杯一等奖、广西食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所指导的学生,在毕业之前基本发表文章且被SCI收录,其中有一位同学发表3篇SCI和一篇双核心论文。


黄文艺

博士,正高级实验师,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广西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理事会理事,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理事,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要从事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化工产品研发与应用、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深耕科研创新,积极推动教学改革。近年来,他主持了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等在内的项目7项,企业横向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以第一起草人起草地方标准1项。主持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2项、广西区级一流本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项、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题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曾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用心指导,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他积极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学科竞赛工作,指导的2篇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名研究生被评为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优秀毕业研究生,2名研究生被评为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研究生“学术之星”。指导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作品“均相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及其光催化性能和发光性能研究”在第二十一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邓朗妮

博士,教授,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博导。广西科技项目评估咨询专家,广西本科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自治区级土木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柳州市BIM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结构健康监测与加固修复、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碳纤维拉索与锚固方向的研究。

科研能力显著增强,教育教学业绩突出。近年来,她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广西自科基金等在内的项目12项,曾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西优秀论文三等奖、柳州市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奖项。担任工程管理专业带头人,积极开展专业建设,2018年工程管理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评估认证,同年获批广西特色专业建设;2022年工程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先后获得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培育研究生创新能力,铸就桃李满园。多年来,她积极参与制定执行研究生培养计划,统筹安排学生学习、实践与科研活动,加强对学生学术指导。指导研究生在国内外期刊论文发表1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7项。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赛获广西赛区金/银/铜奖多项和第六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院校组)获一等奖。近3年指导研究生获得优秀硕士论文3篇,多人获得优秀研究生、校学术之星等荣誉。


王家全

博士,二级教授,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博导。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广西岩土灾变与生态治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柳州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入选教育部人才计划评审专家、广西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广西卓越学者、柳州市拔尖B类人才。主要从事加筋土结构及加筋技术、地基基础工程、土木工程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关注学科前沿,投入课程与教学创新改革。他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3项、广西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省级项目5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获广西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作为研究生核心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土工测试理论与技术》的负责人,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积极践行“教书育人,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宗旨。

加强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强化创新能力培养。近3年,他指导研究生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授权国家专利6项。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赛获广西赛区金奖、银奖和全国大学生挡墙设计大赛获三等奖。所指导的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2人次,优秀学位论文2篇,升学攻读博士3人,多人获得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校学术之星等荣誉称号。


陈宇良

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副教授,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装配结构安全防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广西高校千名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选、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首批“3331优秀青年学者”。主要从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海洋及近海混凝土结构、绿色低碳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有效融入社会,深化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近年来,他研究成果应用于广西华润大厦、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等区域重大建设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作为校级研究生核心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的负责人,积极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先后获广西科技二等奖、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希望工程模范希望之星”、柳州市“龙城青年好榜样”等多项荣誉。

秉持言传身教理念,坚守育人使命。近3年,他指导研究生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授权国家专利12项。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赛获广西赛区银奖。所指导的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1名、优秀学位论文2篇、广西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优秀论文1篇、升学攻读博士7人,多人获得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校学术之星等荣誉称号。


林川

博士,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IEEE Member,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视觉认知与计算专委会委员,柳州市机器视觉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专家,广西科技界智库决策咨询专家,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专家,多个国际权威SCI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类脑计算、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潜心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知。近年来,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排名第一获发明专利授权40件,部分专利已转化。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优秀创业导师、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优秀教师等荣誉。

注重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他作为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专家,积极参与全校研究生教学活动与培养环节全过程的督促、检查、评估和指导。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他坚持周、月、年例会制度,鼓励研究生提出自己的新想法。近年来,指导的研究生获国家级、省部级比赛奖励40余项,人均发表至少一篇SCI高水平论文并获得至少一件发明专利授权;指导6名研究生分别在电子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名校攻读博士学位;5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6名研究生的论文获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罗文广

硕士,二级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博导。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广西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委会常务理事、广西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及应用、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研究。

对科研秉持热爱,对教学倾注满腔热情。近年来,他主持国家基金项目、广西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7项;主持完成教育部、广西教改项目、广西研究生教改项目 5项。发表论文 80 余篇,获得授权专利 13 项。组织团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工程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相关研发工作。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广西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二等奖等5 项,主编的教材《计算机控制技术》获2022年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精心指导,用心关怀。担任硕士研究生十几年来,他坚持每周例会制,认真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近3年,所指导的研究生,多人获得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篇;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14项;就业率100%,1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戴喜生

博士,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入选美国堪萨斯大学数学系访问学者、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柳州市拔尖人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广西自动化学会理事,国际权威期刊IEEE TNNLS,IEEE SMCS,Automatica等刊物的Reviewer。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分布参数系统迭代学习控制、随机系统稳定与镇定等方面的研究。

依托科学研究为动力,确保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科学研究第一线,带领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团队开展纵向和横向科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SCI/EI收录正刊论文近40篇。他深入课程教学,在电气与自动化、智能系统与控制、数据驱动控制等专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社会贡献,曾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矢志不渝地坚守教师的神圣使命,矢志不移地秉持高水平培养人才的理念。近年来,他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近20名,3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5人攻读博士学位,其中2人升学后出国交流并获得博士学位。部分学生在中石化,北部湾港务集团、柳工等国有大型企业就业。


李政林

博士,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负责人,广西样板党支部双带头人支部书记。主要从事智能算法、模式识别及自动测控系统方面的研究。擅长研发仪器设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高精度运算、实现数据可视化和开展技术开发。

在学术领域具备深厚造诣,在实际应用中富有洞察力见解。近年来,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项目6项;主持广西教改项目和人才质量工程项目等5项;发表SCI和EI检索论文30余篇,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申报并获批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完成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申报工作,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和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各1项。

坚定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注重学生全面培养。他积极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指导的3名学生担任过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在“互联网+”、电子设计、挑战杯等学术竞赛中,他所指导的学生团队成绩突出,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17项;指导已毕业研究生11人,就业率100%,毕业论文外审优良率100%,其中2人获评校级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1人读博深造,1人获评学校学术之星。


卢志平

博士,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高校电子商务与物流教指委委员,广西工业创新发展项目计划专家,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专家库第一批专家,柳州市城市生活品供应链协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致力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优化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在学术领域深入钻研,取得卓越的科研成果。近年来,他主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哲社规划课题等6项,横向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重要期刊发表20余篇。获得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柳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3项,多项研究咨询报告被政府企事业单位高度评价并予以采纳。

坚持育人初心,从严治教治学。他指导的学生具备较好的科学理论素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5年来,所指导研究生发表高级别科研论文6篇,3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名学生考取博士研究生,就业率100%。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铜奖1项、三等奖2项,校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廖志高


博士,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企业管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博导。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理事,担任各级各类项目的决策咨询及评审,多家SCI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不确定低碳经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和决策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全身心投入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保持着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近年来,他主持2 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和多项地厅级项目研究工作,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80 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三大检索 40 余篇。坚持教学第一线,带领团队进行教改和专业建设,积极组织和主持省级教改课题和校级课程思政课题多项。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

始终秉持教书育人的宗旨,积极履行为人师表的职责。他重视培养研究生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坚持周学术研讨会制度,与学生共同研讨、交流和学习。近3年来,培养研究生14人,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每年均有1篇论文获评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的研究生中有多人考上985、211学校的博士生,学生就业质量高。指导的学生参加研创赛和全国大学生各项赛事,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项。


王智文

博士,三级教授,应用统计、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博导。担任广西、河北等多个省份的科技奖励和项目评审及会评专家,CCF协同计算专委会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等多个顶级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移动目标检测与识别、人类行为识别、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

深究学术精髓,科研之路硕果累累。多年来,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8项。主持广西财经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等开放性基金2项,主持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86篇,被SCI或EI收录论文65篇。出版教材2部,出版专著3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件。获得柳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7次,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1次,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一次。

治学严谨,贯彻实践育人理念。他定期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生活、学习和科研情况。在他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2次,全国三等奖2次,省一等奖1次,其他奖励23次;学生开展创新科研立项10项,其中国家级4项,自治区级3项;学生在顶级期刊《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发表了多篇SCI收录论文。


李鹏

博士,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教授,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库专家、柳州市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柳州市非遗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多物种民族志、文化人类学、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丰富,学术影响广泛。近年来,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教育部、文化部等科研项目,在《宗教学研究》《民族艺术》《广西民族研究》等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10余篇核心论文。

坚持用心教学、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多年来,他一方面通过带领研究生深入田野,提高学生的调查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指导学生通过实习把社会工作和学科理论有机结合,逐渐拓展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领域,兼顾实务与理论的并进发展。指导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有2名学生外审成绩达到90分,其中一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毕业生就业率100%。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2项;在各类比赛和征文活动中,同学们凭借出色的表现,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广西壮族自治区团委以及民政厅的嘉奖。


刘红晓

博士,副教授,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设计学科建设负责人,天虹现代纺织产业学院负责人,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访问学者,广西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纺织服装类采购专家。主要从事民族服饰和数字化服装技术方向的研究。

倾心教育事业,全力以赴投入科学研究。近年来,她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级项目 10 多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 30 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 件。主编出版国家级“十三五”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1部,出版教材3本。曾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各级各类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始终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自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她积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学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发表学术论文7篇,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项,其中3名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1篇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所指导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服装设计比赛,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6项。


版权所有: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研究生工作部(处) 地址:广西柳州市城中区文昌路2号


备案号:桂ICP备10002964号  邮编:54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