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的赛车梦,从拧好每一颗螺丝开始
——15届校友阮武启的成长故事
我是交通运输Y2011级阮武启,2013年我拿到了专升本的录取通知书,9月份来到了陌生又向往的大学,从此开启了我特殊的两年大学生活,那就是坚守在赛车工作室里,无限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完成自己的赛车梦。
说起赛车梦想,还得从一次无意间遇到学校赛车俱乐部方程式车队的招新开始。瞬间让我萌发了马上加入车队的冲动。因为在此前也有了解过一些关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问题,这不仅是自己的一种好奇,也是兴趣爱好,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参加了方程式赛车队的面试。由于大专实习期间在某4S店表现出色,技术上也得到了师傅的精心传授,记得那时候是老队长滕煜面试我的,问了一些关于发动机的问题,我也讲述了在实习期间在某4S店做过发动机的一些匹配等问题,最后面试结果出来了——阮武启,动力组组长。我那时候感到又兴奋又忐忑,兴奋是自己居然能被老队长委以重任,忐忑是怕自己做不好。

自从接受了动力组组长的岗位后,感觉自己又从零开始,有太多太多的困难等着自己去突破。首先我们要了解大赛的规则,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相关专业在校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各参赛车队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在一年的时间内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小型单人座赛车,进行成本、营销、设计、加速、耐久、油耗等全方位的动静态比赛。而我们车队通过学校、学院和各赞助商支持,专业教师指导,由学生自主运营管理,设立底盘组、车身车架组、油车动力总成组、电车动力总成组、车手组、运营组,并实行项目负责制,进一步规范高效地发展。在方程式赛车队这一创新实践平台,各队员发扬“同一目标,信守承诺,团结奉献”的车队精神,共同推动车队创新平台的发展与进步。
2014年我们车队拟定的目标就是新秀冠军车队。前期队长在做完调研后,把最终的赛车参数定了下来。每一个组的组长就要同时进行前期的设计,我们动力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动力系统在发动机的选择上,我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专门做调研,参数对比,最后确定选用CBR600发动机,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把发动机采购回来。由于大家都没有接触过这款发动机,在拆装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的。第一年参赛,我自己定的方案也是比较保守的,没有对发动机进行改装,只是在比赛规则的范围内改了进排气。经过了近半年的日夜坚守,客服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终于在2014年9月12日晚上,在这个不到1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摆满了许多维修工具和3600多个零部件。从5月份开始制作,在学校和赞助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第一代车身线条硬朗流畅、极具张力的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燃油车)下线了。虽然赛车已经生产下线,还需要经过各种工况的调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赛车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发动机怠速不稳,而且加不起油的问题,最终还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完成了赛车的最终调试。
那年我们首次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便崭露头角,获得最佳新秀车队奖,也完成了我们的目标,同时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赛车梦。但是车队不仅要传承车队优秀理念和精神,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进取。
2015年大学毕业了,我选择了一份既平凡又伟大的工作,就是在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做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来到职校工作期间,不仅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还能延续着赛车的爱好。只是身份变了,从一个参赛者变成了一名车队的指导老师。2015年12月26日,我和廖武瑾两位老师在柳州二职校成立了柳州二职校BSC越野车队。我们都是科大毕业,也同时在车队里面担任重要的角色,他是传动组组长。我们动力传动组两个系统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很默契地在柳州二职校成立了车队,指导了一帮全国年龄最小的巴哈车队成员。因为参加大学生巴哈大赛的基本都是高职院校以上的学生,对于中职生来说造车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因为中职的课程上的都是基本的汽车维修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是不可否认的。虽然前期的设计非常的艰难,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柳州二职校BSC越野车队第一代巴哈车下线了。
虽然我们指导的是全国最年轻的车队,但是在比赛过程中车队的队员都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在拼搏,整个比赛过程中都体现了团结的凝聚力。由于第一年没有参赛经验,成绩一般,但是我们在比赛前的车检都能很顺利地通过。在第一年参赛以第三顺位通过全部车检的车队实属不易。在比赛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积极的态度,勇敢的拼搏精神。我感到特别的欣慰,我们培养了一届最年轻的巴哈赛车队伍,在赛场上也得到了全国场地越野五冠王——江惠坚的认可。
虽然我们是柳州二职校 BSC 越野车队的创始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最终将车队交接给了黄彦博和李星潮老师,转而投身到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规划中。尽管如此,我们对巴哈技艺的传承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与关注。
2017年,虽然我没有以指导老师的身份参与,但是作为领队,我与两位指导老师一同参加了2017年大学生巴哈大赛(乌兰察布站)。那一年,我们车队取得了二等奖,并荣获全国职校第六名的好成绩。这一成绩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更加放心地将车队交给他们。

随后的几年里,柳州二职校 BSC 越野车队逐渐成为了职校组别的强队,在动态赛中屡次突破,获得各个赛项的大奖。以下是部分获奖记录:
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乌兰察布站职业院校总成绩二等奖
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襄阳站职业院校二等奖
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职业院校年度二等奖
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襄阳站职业院校二等奖
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襄阳站操控赛第三名
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襄阳站职业院校三等奖
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长白山站年度总成绩三等奖
202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单圈计时赛第二名
202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耐力赛第二名
202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襄阳站年度总成绩二等奖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八年过去了。今年,我有幸重新回到了柳州二职校 BSC 越野车队,指导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巴哈大赛的学生。此次带赛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21年的比赛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是目前车队出征那么多年历史最好的成绩。
此次比赛,我与钟海涛老师共同指导。虽然前期都是钟老师和刘畅老师负责,但比赛临近时,我接管了赛车的调试指导工作。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比赛经验,我逐渐找出了赛车存在的问题,如干涉、转向、传动等问题,并一一进行了整改。
庆幸有机会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技师学院的车队一同前往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场地进行训练。车队的指导大部分都是科大校友,都是从车队出来的,大家潜意识里都有一股团结互助的凝聚力。大家一起训练,相互交流,探讨赛车技术问题等。在两天的赛车拉练中,我们自己总结了很多问题。作为指导老师,我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做好备忘录,做进一步的整改工作。距离比赛还有一个星期,我们针对总结的问题对赛车进行全车的拆解,整改调试。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我们的赛车终于可以整装待发。

比赛当天,我们完成了现场搭建、车队注册、车队合影等项目,为第二天的正式比赛做前期准备。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依次进行了设计答辩、车检、营销答辩与成本答辩、单圈计时赛、牵引赛和操控赛等多个项目。尽管在某些项目中遇到了困难,如赛车后轮抱死、发动机熄火等,但我们冷静应对,及时维修,调整战术,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最后一天的耐力赛是对赛车、车手、团队的终极考验。由于之前的单圈计时赛我们没有完赛,所以耐久赛我们是在末尾发车。然而,我们不断超越本科组和职校组的赛车,最终跃居全国第一名,创造了历史。
5月28日,第七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在湖北襄阳落下帷幕。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BSC越野车队在交通运输系韦成副主任、钟海涛老师及阮武启老师的带领下,获得巴哈大赛耐力赛全国第一名,总成绩职校组全国一等奖。
柳州二职校BSC越野车队经过八年的努力与汗水,今天终于登上巴哈赛事的最高领奖台。作为平均年龄最小的中职车队,我们敢与本科、高职车队一争高下,无畏崎岖、不断超越。这次大赛的成功,不仅是对我们车队技术水平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坚持不懈、敢于拼搏精神的认可。
发此小传,并非想标榜自己,主要是想借此机会述说在遇到机会时,即使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只要敢于抓住机遇、勇敢去拼搏,迈出自己的一步,就可能会有所收获。至此,感谢母校广西科大为我们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也感谢所有队员和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