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校友之家>>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校友王志军

作者:校友办甘泉 单位:校友办 责任编辑:校友办 发布时间:2024-03-24 22:23 浏览:

把握商机 不断拓展

     

                       ——记校友王志军 

 

王志军,89级机械系校友,现任柳州市校友会会长;

柳州市海天矿业有限公司、贵州省威宁县海天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省水城县华昌选煤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并出任三个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拥有四个实体洗煤厂,员工200多人,集煤炭的生产、物流运输及销售一体化经营,每年煤炭销售达150万吨,销售额超过20亿元,是西南华南主要钢厂柳钢和攀钢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投资1000多万元创建柳州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长虹校区),学校占地近100亩,目前教职员工120多人,在校学生2000多人,是全区规模最大的民办技工学校。投资5000万元正在筹建柳州市阳和惠东小额贷款公司,涉足金融行业。 
 

  王志军在了解到我们正在进行优秀毕业生采访而采访到他时表示,“我算不上优秀,从广西工学院出来的毕业生,比我优秀的人太多了,我随便就可以给你们介绍不少。”就在我们认为他的谦虚会给我们的采访带来困难时,他突然峰回路转地说:“不过学校的活动,我无论何时都乐意支持……我希望你们不要太严肃了,呵呵,不然我会感到紧张和有压力。”王志军真诚的说,“既然你们要采访我,那我就有义务介绍一下从学校到创业的历程,我想你们也正是需要了解我的这些情况的。我希望通过介绍自己所走过的路,让在校的师弟师妹们可以从中吸取点经验或者说是教训,为以后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少走点弯路。” 

  从简单的言辞中, 我们感受到了他为人的坦诚。 

   

  高中时的王志军还是属于那种比较腼腆的人,并不善于言谈和与人交往。但上了大学之后,他的性格就来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他说,其实大学就是社会的演习场,在大学不好好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学好交际技能,提高交际方面的能力,将来出了社会,工作上就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阻力。王志军说:“一个比较自闭的人,他在工作上成事的概率是比较小的,相反的,一个交际能力比较强的人,他成事的概率就比较高,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有了这方面的认识,所以他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处事能力为目的,开始活跃在大学的社会活动实践团体里。有着较强的组织能力的他很快就当上院学生会副主席,又兼任体育部的部长。同时,足球技术出色的他还担任过院足球队队长,并在1990年广西区举行的大学生足球联赛中率队夺得亚军。大三时,能力出色的王志军当上了院学生会的主席。虽然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事务比较繁忙,但他的成绩却一直是优秀的,每年都获得奖学金。 

  1993年,王志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物资集团金属公司工作。这时候的国家计划经济时代已接近尾声,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从一定程度上开始重视市场的需求,但社会物资在计划内分配的现象还存在着它强大的生命力。王志军来到金属公司后,从事的是建筑材料方面的物资调配工作——对外贸易工作。他时常出差在外,穿梭在各省份之间,由于他工作的出色,半年之后就上任了部门的副经理,一年之后,又上升为部门经理。其中,他跑得最多的就是东北一带,因为那一带是全国建筑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计划内分配的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强烈呼吁社会物资的分配要遵循市场需求,要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在全国举行钢材听证会后,各省经营钢材与会代表召开供需会议,由此制定全年钢材的定购计划,钢厂从此可以和大用户直接进行交易,也可以通过中间商对中小用户逐渐进行对等贸易。这就意味着,计划内分配正以被淘汰者的身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93到1996年间,国内的经济发展陷入底谷,国务院对机关企业单位进行了一次大整顿,很多人纷纷下了岗。由于各企业经济效益上不去,也就引起了一次全国性的下海狂潮。王志军所在的物资集团金属公司,在计划经济时代曾是物质调配的重要杠杆,但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它失去原来的调配功能,企业前景黯淡下来。 

   

  王志军父祖几辈都是经商的,从小他受这方面影响较大,对生意有着浓厚兴趣,曾在读书期间常回家帮家里人打理生意。面对企业黯淡的前景,他下定了下海的决心。 

  1997年,王志军辞去物资集团金属公司部门经理职务下海。王志军原来在企业里从事建材方面贸易,对这方面的操作自有一番心得,于是他决定朝这个方向发展。刚刚下海的王志军并没有马上经商,因为他知道,要经营这方面的业务,就得对企业的行情有个全面的了解,毕竟自主经营和在企业里从事贸易活动的情况存在很大的区别。他考虑再三,觉得自己有必要事先向有这方面经验的行家学习,他先到一家建材公司打工,边打工边学习人家经营管理企业的技能。1988年,打了一年工的王志军觉得时机成熟了,自己可以独立一面了,便决定成立了一家物质公司,注册资金八万元,从事建材方面生意。 

  做建材生意需要很大的本钱,王志军此时手头并没有太多的钱,不过,他在物资公司工作时就认识了一个很重要的朋友——一位东北钢材生产商。他的这位朋友得知他要成立一家建材公司时,很高兴的表示愿意资助他。就这样,这位钢材生产商每次都先给王志军发来几十万的货,待这边销售出去后再给他交钱。货源就这样解决了,但如何搞好销售渠道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志军的做法是:一个工地一个工地的跑,和各工程的承建商搞好关系,王志军在物资公司工作时和各工程承建商有着不少接触,因此他在这方面很快就建好了一个关系网。物源有了,销路有了,1999年,国家经济恢复快速发展,全国各地也大兴土木,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王志军的建材公司一路走好。 

  一个偶然机会,王志军发现由四川联合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研制开发一种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其性能极佳,施工方便,修补容易。这种产品正是广西区内市场所缺乏的,也是目前建筑业所迫切需求的。在王志军的眼里,这是一个商机。他决定从四川引进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1998年,王志军成立了柳州高新区裕阳科工贸易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它与四川联合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共同研制开发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是集开发、生产、销售、施工于一体的高新企业。裕阳科工贸易公司开发的这种产品经柳州市技术监督局及自治区建设厅审查、认证后被评为全区建设工程推广产品。 

  当公司运转起来后,王志军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产品开发难,生产成本高,所以产品的定价最终为50元每平方米,而同类产品在市场上才是30元一个平方米,这高出近一倍的价格使得买家很难接受,裕阳科工贸易公司在销售方面遇上了难题;而与此同时,其他企业也从外省引进同类产品与裕阳公司在市场上展开争夺。这就使得裕阳公司的处境处于危险境地。如何排除这些危险的因素使得公司能够迅速发展呢?王志军手中自有他的有两张王牌:一、裕阳公司的防水材料是广西第一家从外省引进并开发的,其产品质量过硬,它是广西目前为止在建筑行业中防水材料产品质量最好的,而且也是广西第一家同类产品操作最为规范的公司。人们对于质量不佳或是假冒伪劣产品感到厌倦。二、从物资集团金属公司工作到自己的建材公司的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他认识并结交了一大批建筑界的朋友,这就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些朋友们对裕阳公司的产品的需求。凭借这两点,裕阳公司的防水材料在柳州区内的同类产品销售量中常年保持第一。 

  

  2000年,南宁横山县要对本地的优质矿泉水源进行开发,但苦于开发资金的缺乏,于是决定招标,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开发。王志军的姐夫正是横山县矿泉水开发的发起人之一,他把消息带给王志军,想要他加入。王志军考虑到目前矿泉水在市场上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决定入股。横山县矿泉水源开发总投资三百多万,开发之后,产品经广西饮水协会审查认定,被评为矿泉水示范点并向全区推广。王志军入股之后,在柳州这里成立经销公司并任总经理。由于其水源优质,操作规范,很快在全区打开了市场。到目前为此,南山矿泉水在柳州同类产品中销售量保持第一。 
王志军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前三。”从裕阳科工贸公司的产品到南山矿泉水销售量看来,王志军他做到了。 

   

  在风云变幻莫测的商场上,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王志军每前进一步,都不敢怠慢。2000年,建材市场的发展呈下滑趋势,建材生意变得不好经营了。王志军又想从其它途径进一步把自己的生意做大。而此时,柳钢的一位朋友考虑到柳钢每年需煤量很大,贵州的蓄煤量比较大,而且和广西相距较近,如果能出得起本钱开发,经营管理得好,一定大有赚头。于是就推荐他和另一位从事商贸活动的朋友一起到贵州六盘水从事煤矿开发。王志军对煤矿方面并不熟悉,而且报刊上常有私人煤矿经常出事的报道,他开始并未敢轻意下决心,但也不甘心就此放弃。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就地了解一些关于煤矿开采的知识,当他了解到煤矿出事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透水;二是瓦斯浓度过高导致瓦斯爆炸;三是坍方。面对这三大隐患,六盘水矿务局解决的办法是,一、保证合法的私人企业所开采的煤脉不过老航道之下,以最大限度避免透水事件的发生。二、矿务局会在采煤的工作面安上瓦斯自动探测器,如果瓦斯浓度过高,瓦斯自动探测器就会自动报警,而且矿务局里每天都会委派一个瓦斯检测员下各个工作面检测瓦斯的浓度,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瓦斯因浓度过高而产生爆炸所带来的灾难,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三、以往的私人煤矿为了节省支出,用木头搭架,这就容易导致木架经不起顶板重荷而坍塌。现在私人煤矿企业都是采用公家陇所用的钢架搭架,其安全性和公家陇一样,虽然它的投资本钱也因此而增加了许多,但其安全性也大大增加了。这一切解除了王志军心头之虑,于是他与合伙人一起投入了三百万元经营起煤矿企业。如今王志军所经营的煤矿企业,状况良好,平均一个月所上交的营业税就达一百多万,成了当地的纳税大户。 

   

  在几家企业大有成就的王志军并没有驻足于他原有的成绩上,他说:“诚信、真实、分享、沟通、自信、冒险、创新”是他成就事业的关键。“当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的责任也就越大。”王志军感觉自己的责任在那儿呢?他说,自己历来都紧紧抓住政策性导向行业,也就是不经营与国家政策导向相违背的产业,对于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自己要积极参与。王志军看到教育产业方面发展空间还很大,他有责任参与到教育产业的建设中来。他于是把目光投向教育产业。长虹技校是全国重点技校,也是广西区内一所规模最大的技术性学校,它专门培养一线工人,以培养针对性技术为主,学生在读书期间就到各企业参加技术实践活动,其目标明确,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学校每年都向广西区内、珠江三角洲、浙江一带输送一大批技术人才。长虹技校因为所培养的学生所学的针对性技术强,综合素质高,固而就业率十分乐观。虽然学校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各个企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学校的发展跟不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它迫切的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家参与到其中的建设来。王志军看到这所学校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于是决定投资。 

  2005年,王志军和长虹技术学校有关负责人谈好条件,以个人的名义成立长虹技术学校分校。一所学校的成立,它的必备条件是:一、要有校址;二、要有生源;三、要有与生源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为了解决校址问题,王志军注入大批资金,以10年为一期租借了原来的一家军工企业所有的地盘,其占地为80亩。租借这家原为军工企业的有利条件是:里面的硬件设施齐全,是一般的技校不能比拟的。王志军说:“从全区技校类硬件设施实力看来,总校为第一,我这个分校是第二,因为我占尽了军工企业里面原有设施的优势,我的目标是在几年内,从硬件软件设施两方面要赶上总校。不过这得需要很大的投资,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学校成立之初,要解决生源问题是不容易的,所以王志军和十一所技术学校联系好了,要这些学校每年都要放一些学生到自己的学校来,这就解决了自己生源的问题。那么教师队伍怎么解决呢?王志军说,一部分是原长虹技校的老师,另外是向社会招聘,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王志军招的都是有本科文凭以上的教师。目前,他的旗下已经汇集了30名具有本科文凭以上的教师。 

  今年的长虹技校分校已经招进了900名学生,明年的目标是1500名。为了给学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王志军又投资金在学校里建设学生新式的食堂,洗澡堂。到目前为此,学校可以容纳2000名学生。王志军成立的长虹技校分校的另一个有利的条件是,自己有几家大公司,加上自己在社会上结识有很多大企业的老板,这些企业,给予以半读半实践为目的学生有个很固定的实习空间,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实习工厂;这也是一些同类学校所没有的优势。 

  如今,王志军这所技校分校一切准备就绪,他满怀期待的在这里开出自己事业上的新一片天地! 

  (作者:谭 璐 孙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