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校友之家>>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校友黄俊华

作者:校友办甘泉 单位:校友办 责任编辑:校友办 发布时间:2024-03-24 22:23 浏览:

     

    平凡中的崛起

                                    ---记校友黄俊华 

     

     

    黄俊华,96计电系校友,现任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副总监

     

     

     

     

                

    看着这张照片,从他们脸上所洋溢着的甜蜜笑容,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黄俊华和他的妻子于工学院结缘,携手走过激情的青春岁月,相知相惜,并于05年圆满地走进了婚姻殿堂。

    黄俊华的人生格言是:天道酬勤,把事情做好,做踏实,机会就有了。从大学至今,他都是坚持着这样一个人生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开拓出了他精彩的人生之路。

    青葱岁月

    黄俊华,19969月考入广西工学院,就读于计电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忆往昔,对于大学时代的种种,他坦言道,他在大学里并不是一个很出色的学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罢了。

    大学期间,黄俊华曾担任过班长、年级长,并在系学生会担任宣传干事及在晨光文学社担任编辑部部长。由于他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在他眼里,计算机专业就是给人安装电脑、帮助别人维护网络系统,所以,在当初的想法中,他认为自己今后的工作也许就类似于这些吧。于是,为了积累一定的经验,他便到校外做了一些兼职,其中就有到屏山电脑城装机、到网吧里做管理员。因为有了这段学习与实践结合的经历,他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学会了怎么样与陌生人打交道,也对社会有了一定的接触,这为他以后的工作做好了铺垫。回顾自己大学时的收获黄俊华略带自豪地说:“在大学里,最大的收获是与有不同需求的各类人打交道,像电脑城的老板、买东西的客户和网吧里的人。在我们班,虽然我的编程技术不是最棒的,但是我最能摸透客户的需求,所以不管是做毕业设计还是出来工作,我的收获可能比其他同学稍微好些吧,这一点,还是非常感谢学校及其他同学给我的机会。”

    峥嵘年华

    96届的学生已经属于双向选择的毕业生了,经过再三思考,20007月,黄俊华怀揣学校毕业时结算退还的100块钱,买了张硬座车票,只身踏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在建工94级师兄梁洛圣先生所开设的广州市科耐科技有限公司里担任程序员。回想起当初工作的日子,他感叹道:“如果没有当初在广州石牌村和梁师兄一起打拼的经历,我也许不会坚持到今天。” 

    像许多毕业生一样,黄俊华最初的想法是先落脚,把户口、档案这些后路都铺好后,再考虑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20013月,由于学校的档案托管快到期了,他不得已更换一个能帮助他办理档案、户口的公司,因此进入了香港乐怡玩具制品有限公司。在该公司,他的职位是MIS项目程序员,主要担任玩具订单系统数据库开发工程师,负责系统的技术支持以及后台服务器维护。其实,这是一份比较事务性的服务工作,也很枯燥,但为了以后能够有所发展,他坚持下来了,并在这个公司待了一年。

    20024月,他进入了亚信管理软件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一家通信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主要通信运营商提供BSS/OSS解决方案和服务,他在监控事业部担任监控软件项目开发工程师,同时负责系统的售后技术支持、工程技术支持。

    20039月,公司由于业务方向调整,将其所在的监控事业部分离出来,成立了目前他所在的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由于产品市场不理想,产品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客户投诉频频等零零总总的问题,很多同事承受不了压力而先后离职,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他凭借自身的技术和努力,先后担任了技术发展部项目经理、技术发展部副经理、技术发展部经理、研发中心技术副总监。随着职位越来越高,他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在这个公司,他主要负责维护、拓展和加深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各省移动公司的中高层客户关系,把握中国移动运维管理业务的整体建设思路,整体规划;对公司技术发展提供决策性的意见,负责监督各个项目的研发和实施;负责公司新产品线的产品版本、功能规划,以及产品设计标准;指导产品的功能优化、协议规划、产品组合等等。

    在公司里,黄俊华敢想敢做,敢冲敢闯,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创造出了很多的业绩,为公司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其中就有:担任油机调度系统项目经理,系统获2010年广东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技术创新滚动计划项目100万元无偿资助;担任空调节能系统项目经理,系统获2008年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10万元无偿资助;担任2M IP传输设备项目负责人,项目获2007年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20万元无偿资助;担任基站整体防盗系统项目经理,系统获2006年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15万元无偿资助;担任智能通风节能系统软件开发工程师,获2005年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95万)、广州市创新基金(27万)、天河区科技项目(10万)的基金无偿资助;担任网络门禁系统软件开发工程师,获2005年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15万元无偿资助。这些成就让人羡慕不已,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其中的艰辛定是少不了的。在采访中,黄俊华提到,全国除了台湾、新疆他没到过以外,无论是东海之滨的浙江舟山群岛、西藏之巅的珠峰大本营、天涯海角的海南三亚,还是塞北江南的科尔沁草原,基本上各省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到一个城市,他就买一张当地的地图,多年下来,家中已积累了厚厚的两大叠地图册。他说:“勤奋与自学是主要的成功因素,机会是留给随时准备好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就看个人能否抓住并把握住机会。”是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你足够努力和认真后,机会到来时,你才能抓住并且把握它。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应该要不畏艰辛地朝着目标努力,抓住一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去把握自己,去超越自己,要相信,耕耘就会有收获!

     

    先落脚,把户口、档案这些后路都铺好后,再考虑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然后才慢慢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这就是一般大学生会选择的路,而黄俊华也是在这大军中的一员。像大多数学生一样,他也曾有过迷茫、无助,但是他坚持了,摆正了自我的心态,并在这样的平凡中崛起,于平凡中创造辉煌,活出精彩,这都是值得我们佩服与学习的。平凡的人生,要拥有不平凡的心态,不要太看重个人得失。人生的成与就,不是看你所站的位置,而是看你所努力的方向。 一个怀揣着100块钱和梦想、单枪匹马的杀入广州的毛头小子,经过不懈奋斗,不断超越,到如今,在广州娶妻生子,成为了有着不卓成就的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副总监不难看出,黄俊华经历过很多,他见证了公司的成长,体会到了生活的滋味。从一个公司的小小职员,几经辗转,几番努力,达到了今天的位置。那样执着的人,我们祝愿他能越来越好,达到自己事业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