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校友之家>>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校友杨建超

作者:校友办甘泉 单位:校友办 责任编辑:校友办 发布时间:2024-03-24 22:23 浏览:

     

    杨建超, 企管90级校友, 现任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学生处处长

            他学的是“企业管理”,掌舵的却不是一个企业;他拒绝高职高薪,却选择“留守”母校;他时时有更好的机会一飞冲天,却一生为广工的明天奋斗。他就是我院学生处处长杨建超。学习工作两不误杨建超出生于桂林市兴安镇白石乡,1990年考入广西工学院,是村里的第三个大学生。

            当时的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仅有三门,然而只要一门不及格就得留级,大学四年来,只有三四个从没补考过,杨建超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家里比较贫困,杨建超学习 一直很刻苦,年年都拿奖学金,同时避免了留级要钱、补考花钱的问题,为将来谋取一份好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以减轻家里现有的和未来的的经济负担。关于学 习,杨建超告诉我们,一是要勤奋,而是要掌握方法。除了学习之外,杨建超还注重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例如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和系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由于来 自桂林偏僻的农村,得到普通话教育的机会不多,加上平时与人交流少,杨建超的普通话并不标准,还可以说是相距标准甚远。为了能把自己的普通话练好,杨建超 遇到自己不懂的字就查字典,这样坚持了四年,“说”的能力也提高了。

            在采访中,杨建超告诉笔者,作为一位优秀的中高层管理干部,除了要有良好的“说”的能力,还要有“写”和“想”的能力。杨建超学生时代写得一手钢笔和毛 笔,大二的时候加入系学生会宣传部,成为一名干事。由于所在部门经常要出板报,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于是杨建超狠下了一番功夫,经常向老师和文字 功底强的同学请教。当时的杨建超还负责管理系向院广播站《管理风采》推荐稿件的征集、审核和播放,这大大提高了杨建超的会“写”的能力。“与现在情况所不 同的是,班级活动基本都是学生会干部策划,通过担任班、系两级不同的班、系干,自己收获了很多很多,感觉自身变化非常大,变得更有胆识和沉稳。”杨建超向 笔者透露道,“在工作中自己总会多去思考哪些活动组织得好,哪些不好,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总结而得到经验。年轻人不要怕吃亏,多经历对人生有益。”生活与奉 献同行杨建超在工作中高标准、高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又何其不是。除了不乱发一份冤枉钱外,杨建超还要求自己尽可能地帮助其它同学,困难时自己先打头阵,有 好处拿的时候又退到了背后。学校每一年都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发放一定名额的困难补助。在面对名额相对比较少、班上家庭贫困的学生比例又大的情形, 由于杨建超学习优异综合表现突出,年年都能拿到奖学金,所以杨建超就把这机会让给其它同学。班级每周都会安排劳动,帮助学校做一点事,作为班干部的他和其 它班干经常都是用车从第一食堂拉劳动工具到劳动地点才叫同学们出发。说到大学生活,杨建超兴致勃勃地叙起四年来自己参加的体育比赛经历。杨建超高中时只踢 过一场足球,大一的时候没踢过,可以说是个足球盲,个子也低,然而当班级有需要的时候也能挺身而出。当时杨建超所在班级有24位男生,虽人数也不少了,可 很多人要么是体力不行,要么跟杨建超一样极少踢过,为了班级、系的荣誉,体力好、奔跑有优势的杨建超就这样成为系足球队的一员。连续三年的马鹿山杯足球赛 的冠军,青春杯篮球赛也经常得冠军。大一的杨建超就报名参加院运会,为班级、自己获得八项全能第八名。光阴荏苒,当杨建超从学生变为老师奋斗在学生工作的 第一线时,仍在对母校与社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因为有了完善自己、为集体出力、为母校争光的信念,杨建超把自己变得优秀,尽可能地为母校奉献一份 光一份热。杨建超的生活就是因为有了奉献,才显得如此厚重丰实,才如此的受人尊敬和钦佩。

    起航·感恩·人生

            作 为党员,1994年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之一,杨建超更迎来实行工作双向选择第一年的这一历史好机遇。在没实行双向选择之前,规定只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45 来自桂林市的杨建超只能被调配到桂林市区,但实行双向选择后,可以在全区任意地方选择自己的单位。像杨建超这样优秀的毕业生到哪里都很抢手,但他一没有选 择在广西首府南宁,二没有选择相对柳州还要发达一些的桂林,面对如此好的机会,杨建超不是没有没有考虑过,只是想为母校做点事,对于工作,杨建超要求不 高,只要稳定有体面、支付得起家庭开支就行。故选择在了柳州,杨建超也没有进入柳州市其它薪酬比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当时柳州市城市信用社的主任亲自过来说 服他,允诺杨可以直接升为干部的诱惑。杨建超最终选择了广西工学院,工作伊始,杨建超把户口从农转非,因为当时工学院的干部指标还是蛮少的,故杨建超一开 始并没有什么位高权重的职位可当,采访时回忆起那段工作经历时,杨建超表示,就算是从打杂做起,倒水扫地的自己也愿意,只要有能为母校尽一份力的就行。杨 建超在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仅仅几年的时间杨建超就做到处级的干部,1999年开始着手接过院团委工作,2001年正式 担任院团委书记,2006年转到学生工作处担任处长一直到如今,负责或涉及就业、教学、后勤、学生管理等事务。杨建超告诉笔者:“共青团工作和学生工作是 学校工作的一块,无论做哪项工作,都要树立大局意识。”也许正是这种工作作风和事业恒心,杨建超以优异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赏识和工作同事的认 可,1988、1999年和2003、2004年均获得国家级表彰。作为学生工作部(处)部长,杨建超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恪尽职守,作为老师,杨建超对 学生呵护有加。“老师一定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像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呵护他们。其次,多鼓励他们。再者,要为人师表,老师的人品、作风直至一行一语都能影 响到学生。”对于学于斯长于斯成于斯的母校——广西工学院,杨建超怀有极深的感情。杨建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工学院就像一块土壤,孕育了他这颗种子的 生根、发芽、开花以及结果。学校工作没有谁大谁小,都是相互支撑,学校所有人为着同一个目的——广工的明天而奋斗。“1990年我们学校仅有两栋学生宿舍 楼,一栋实验楼,一个大礼堂和两个教学楼。希望学校能够发展越快越好。”

            人生如一本厚重的书,对于杨建超,最长最精彩的篇章就在广工这一段。

            他有一天回忆人生往事时,无法略过这一段,并以此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