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一个民族思想高度、理论水准、精神品格、文明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强国的显著标志和思想引领。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就难以建成文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缺乏思想引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让思想之光照亮前进道路、引领民族复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哲学社会科学则是文化的基座、底蕴和血脉。哲学社会科学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构筑了文化强国的思想理论根基;哲学社会科学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熏陶人的心灵品性,形成了文化强国的国民精神源泉;哲学社会科学培育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民族的理论创新水平,决定着文化强国的国际影响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古代社会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经历了若干学术思想繁荣时期,产生了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留下了深邃丰厚的思想理论财富,是历史上中华文明走在世界前列、造就文明高峰的思想原因。
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伟大的历史创举、重大的社会变革,没有现成的方案和路径,并不仅仅是科技现代化的问题,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等各个领域现代化建设的统筹推进、协调发展,需要深入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规律体系,构建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飞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实践,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同时又是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极好契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思想理论建设是厚植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
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是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必须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等等。讲话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夯实了基石、指明了方向、擘画了全局,我们必须以这篇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造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局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旗帜。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宽阔视野,加深对这一思想的当代实践基础、深厚文化根基的深入研究,展现这一思想理论鲜明的中国气派,同时彰显这一思想在“两个大局”历史交汇中独特的世界意义。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搭建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人才、基础在队伍,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形成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要构建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包含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贡献。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开启新征程,推进“两个创造”,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回答和解决,还有许多新的规律需要认识和发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入大发展的新征程,必然会在新的创造性实践中大有作为、大放光彩。(作者:颜晓峰,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www.wenming.cn/wmpl_pd/zmgd/202109/t20210916_61768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