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京集团生物化工学科于2006年成为学校首批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在生物化工二级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于2011年成为学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3年成为广西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学科,2018年成为广西首轮一流(培育)学科立项建设学科,2022年成为广西第二轮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覆盖所有的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另外还设有目录外的糖资源科学与工程、食品化工两个二级学科。学科拥有生物化工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柳州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区域中心、广西生物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药与化工专业群、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及育人平台,是广西的轻化工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基地。
学科拥有专任教师82人,其中高级职称51人占62%,具有海外经历16人占19%,具有博士学位70人占85%,45岁以下青年教师64人占78%。教师中拥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西十百千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及其他省部级人才8人,教师队伍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
近5年来,学科承担科研项目82项,其中国家级 20 项,省级重大专项16项,省部级5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 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 85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6项。仪器设备3284台套,价值6437万元。
学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食品、纺织、医药等广西千亿元传统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科研、教学与实践资源,创新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
二级学科:
1.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二级学科针对广西特色农林、矿产等优势资源,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了“化学反应与分离工程”、“产品工程”、“过程强化与系统工程”等相对稳定、相互支撑、具有特色的学科方向。
2.化学工艺
化学工艺二级学科立足广西特色生物资源、稀土矿产资源、铟锑锡铝锰锌铜金银矿产资源以及食品工业、日用化工业、石油工业、涂料工业等,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科学研究,形成“糖资源化工技术与过程强化”、“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水处理技术”等三个方向。
3.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二级学科为浦京集团首批硕士授权学科,是广西优越特色重点学科。学科注重化学、化工、制药、食品、生物工程等多学科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形成了“生化过程检测与控制”、“生物分子的化学修饰与功能”、“微生物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生物资源化工技术与过程强化”等四个特色鲜明、相对稳定和相互支撑的研究方向。
4.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二级学科针对广西特色农林、矿产等优势资源,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了“工业分析新技术与新方法”、“天然有机化学”、“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等三个相对稳定、相互支撑、各具特色的学科方向。
5.工业催化
工业催化二级学科立足广西特有生物质资源、稀土矿产资源、铟锑锡铝锰锌铜金银矿产资源以及糖业、日用化工业、石油工业、涂料工业等,开展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能源开发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可再生物质制氢技术研究、生物质燃料开发、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研究、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催化合成研究、新型催化剂制备、新型催化体系研究、催化材料及功能分子的量子化学计算等。设置“生物质催化转化与新能源开发”和“催化新材料与新工艺”两个研究方向。
6.糖资源科学与工程
糖资源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以广西特色的蔗糖资源及其它多糖资源为对象,主要研究甘蔗制糖过程的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共性规律、生产原理、工艺实施、过程强化与装备技术、理论,以及蔗糖、淀粉、壳聚糖等糖类物质的性质、分离及高值化转化与综合利用等的理论、方法、应用技术和装备。在糖资源化学与加工领域已经形成了“糖资源加工过程基础理论与技术”、“糖资源加工过程强化与技术装备”、“糖类物质微生物发酵转化技术”等三个稳定且富有特色的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的研究方向。
7.食品化工
食品化工二级学科针对广西甘蔗、木薯、食用油脂、果蔬等特色食品原料的深加工,探索相关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绿色生产技术,研究食品化学组成与加工过程中化学变化,对食品潜在有害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了“食品活性成分与有害成分的检测分析与评价”、“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绿色生产技术构建与应用”、“食品化学组成与加工过程中化学变化研究与质量控制”三个适应广西经济发展需要、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
导师简介 :/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