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审核评估聚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抓住高教战线普遍关切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坚持鲜明的目标导向,明确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推动改革为主线,促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坚持方法手段创新,注重评估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坚持省部协同组织实施,保障评估工作步调一致和评估结果实质等效。本期,我们特邀全程参与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研制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以各自的视角为我们解读新方案的关键点。
借助审核评估推动质量文化建设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陈以一
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质量文化”的要求,向所有参与高校传递了非常明确的信号:必须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什么是质量文化?现代质量管理著名学者约瑟夫·M·朱兰首次提出质量文化的概念,认为质量文化是人们与质量有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模式,是一种思维的背景。他还指出,要实现持续改进、自我控制的目标,强大的质量文化和环境必不可少。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别敦荣则对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做了阐释,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指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态度、认知及价值追求,是以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文化价值体系。可以预期,一旦形成这样的文化,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行动,就将从外部的、强制的、被动的作为,上升到内生的、自觉的、主动追求的境界。经过上轮评估,参评高校一般都已建立起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一定程度上开展了教学质量的内部评价和监督活动,有的还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是,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整建立、质量保障活动制度化开展、质量保障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例如,仅由于审核评估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而建立起这一形式,并未将日常的质量监控、分析、反馈、改进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遍化;不少制度和要求仅仅停留在纸上、墙上、网页上,执行不力;质量保障活动集中于学校层面组织的少数人或若干人,没有深入到院系管理、专业教学和教职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对日常质量保障活动被动应付,满足于填表格、凑数据、讲套话。这些现象反映出高校中的“质量文化”还未形成,质量自觉还未达成。
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中,有关“质量文化”对第一类参评高校的审核要求可概括为两点:一是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情况,二是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情况。对第二类参评高校的审核要求则用“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及年度质量报告”作为质量文化建设起步阶段的衡量因素,替代对第一类院校的第二项要求,这体现了现阶段建设质量文化对不同高校的不同要求。
质量文化建设需要与质量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运行相互促进。文化研究者认为文化的层次可以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一种制度的运行常态化后,人们的行为会受其影响,逐渐同调,并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无需特别推动的自发行为。这是质量保障制度在文化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价值理念的引领,没有文化意识的渗透,制度运行也有被形式化的可能,自发行为只能停留在“我被要求这么做”的浅层次,而不能上升到理性自觉的更高层次。因此,不能把制度建设和质量文化培育割裂开来。质量文化的形成需要高校真正关注内涵发展、切实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只有将战略、政策、资源配置等真正围绕“以本为本”展开,并付诸各项活动中,学校才能在行为层次上促成质量文化的建设。质量文化培育、生根,并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起到引导和凝聚合力的作用,还需要从价值导向着眼。在学校发展愿景、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工作者自身责任及应有风范等方面不断取得共识,对构建与强化质量文化有重要作用。
分类指标彰显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朱泓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在指标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破除“五唯”顽疾,注重发展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采取分层分类模块化设计,引导高校自主分类、科学合理定位,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特色发展。
一是方案适配:两类四种,自我分类。
新一轮审核评估针对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设计了导向鲜明的两类四种模块化评估方案。高校可依据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等,自主进行选择。鉴于适合第一类评估的高校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定位,以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且已经拥有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因此审核指标主要聚焦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及具有影响力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与成效。适合第二类的评估高校量大面广,培养目标以学术型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因此审核指标主要聚焦于影响本科教育教学及其质量保障的关键要素。学术型人才培养引导夯实理论基础,科教融合,突出培养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对于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还增加了对教学设施条件的审核。两类四种导向鲜明的模块化评估方案,为学校准确定位、分类发展提供了精准服务和指导,引导各类高校不盲目攀比,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特色发展。
二是指标可选:一校一案,量身定制。
新一轮审核评估在指标体系设计上,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本科教育教学关键点,首次在二级指标和审核重点上设置了“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由高校根据要求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统一必选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所有高校必须选择;“类型必选项”是针对高校学术型、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目标分别提出的适切要求;“特色可选项”是高校突出特色发展的自我要求;“首评限选项”是针对第一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提出的特别要求。审核指标与审核重点的多种组合所构成的审核评估方案,是高校自己量身定制的方案,充分尊重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三是定性定量结合:对标对表,靶向精准。
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要求,增设了定量指标,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使审核评估更加精准有效。定量指标聚焦反映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数据,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各类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定量指标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对标国家底线要求,可选项注重学生学习成效评价,避免单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还可以通过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自主选择各类学校常模数据与本校数据作分析比较,了解自身与同类高校、标杆学校的差距,找准优势与不足,促进高校聚焦人才培养短板,进行精准对标和整改。
分类评估引导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 蔡敬民 合肥学院教授 洪艺敏
落实中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的新要求,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从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实际,设置两类四种评估方案。在继承上轮评估方案“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评估原则的基础上,按类型把评估尺子做细,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更加突出新一轮审核评估的针对性、指导性、选择性和自主性。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全面审视和规划自身发展方向,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选择往学术型还是应用型发展。学校按自身发展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配置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资源,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分类设计,引导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理性选择“应用型”评估类型,有助于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表征特征,一以贯之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确定服务面向和服务领域;根据地方(区域)产业链发展情况,优化、调整和布局学科专业,形成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专业集群,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确定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或岗位群人才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面向行业企业实际、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建课程资源库和真实项目案例库;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师实践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培养;密切与行业企业关系,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和资源合作平台;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基于问题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的教学方法改革;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企业共同构建实习实训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导师参与的“双导师制”,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发展,重视学生本科基础理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独立解决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建立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标准及质量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共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共同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激励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相互协调、差异化发展,同类型高校之间有序竞争、争创一流,在各自领域各展所长、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部省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 顾春明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强调在国家统一的评估框架下,充分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积极构建管办评分离、多方参与、部省协同的工作机制,从评建指导、计划研制、评估实施、评后整改等多方面形成既分工明确、分级实施,又协同推进、协调一致的良好格局。
协同开展评建指导,强化立德树人导向。高校是审核评估的责任主体,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专业评估机构要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加强评前培训和指导,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软目标”变成评估“硬指标”和学校评建工作的“硬举措”。加强对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协同研制评估规划,落实分类评估工作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所属高校审核评估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地区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和总体规划。省级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要把握好评估节奏,确保评估效果,尤其要落实评估分类的要求,实现一校一案、精准服务,引导高校根据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校内质量保障建设情况,在审核评估方案提供的两类四种“评估套餐”中,自主选择评估类型,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协同组织评估实施,不断优化审核评估流程。省级评估要按照教育部创新评估方法的要求,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等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估考察,做全、做深、做实线上评估,按需开展随机实地暗访。尊重专家自由裁量权和学校自主选择权,专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线上评估问题,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评估考察方案,减少集中入校评估天数、人数、环节,努力追求审核评估的减负增效。
协同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形成共建共享共管机制。教育部评估中心负责审核评估专家库建设,制定专家队伍建设规划和专家管理办法,建立专家队伍的组织推荐、专业培训、持证入库、随机遴选、异地选派及淘汰退出机制。省级部门共享评估专家资源,承担初审与推荐评估专家、服务与管理评估专家的职责。省级评估中,专家组长必须由外省专家担任以及外省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二的制度设计,为确保评估的公平公正和质量的一致提供了基本保证。
协同落实评后整改,不断放大评估效应。审核评估更注重整改工作的制度化设计,增加了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审议专家组评估报告(含问题清单)的职责,压实整改任务。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纳入申请受理门槛条件,并增设整改监督检查环节,建立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落实落细评后整改,尤其需要部省联手,让评估“硬起来”,真正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
观点集萃
东北大学原校长赵继: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而根据国际一般规律,多样化是普及化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要系统构建分层分类、导向鲜明的评价体系。审核评估方案的颁布和实施,是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探索。它不仅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体现在评价指标上,同时也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新形势,把分类评价的理念贯穿于方案设计全过程,提供导向鲜明、种类多样的“评估套餐”供高校自主选择,为高校科学定位、分类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将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特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
与上一轮评估方案相比,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最明显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审核评估是对学校育人的全方位评估,是对学校教育的评估,而不单单是对教学的评估。二是更加强调分层分类,避免千校一面。学校办学的魅力在于各自根据定位办出特色,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更加注重闭环式的评估效果,注重学校的整改,解决了上轮评估重评轻督的问题。四是更加注重真实性的评估。采用常态监测数据调取、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不仅减轻了评估专家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了解学校办学的真实状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刘华东:
新一轮审核评估有效对接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对巩固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四个“更加”:一是更加突出“教育”评估。不再局限于教学的范围,强化了对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更加突出分类指导。设计了两类四种评估方案,适应了高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需求,体现了高校办学自主权。三是更加注重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有效促进“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加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四是更加注重引领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设置了“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卓越教学”“四新”“双万计划”等审核指标和重点,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评价,开展对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推广,引导以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协同性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汕头大学副校长陈敏: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近三年,汕头大学的学生数量、教师数量、课程数量、专业数量均不断增长。新一轮审核评估在定量指标上的“弹性设计”“同类常模”“他类常模”等设计特点,能够帮助学校从系统上、整体上、个性上进一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在科教协同和产教协同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学校科学定位,发挥优势,促进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并形成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估指标中对“近三年新增专业数”“近三年停招专业数”两个指标的连续监测,既能客观反映浦京集团专业的动态调整情况,也能避免对专业数量监测过于单一片面的评价;对“升学率”“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及结构”两个指标的客观监测,采用与同类高校、他类高校对比的方式,能够协助浦京集团在复杂环境下进一步洞察危机、多元判断,推动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