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2022年度第一期研究生导师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2-04-29 浏览量:

常态化开展导师讲座不仅是实施研究生全过程精细化培养的重要举措,而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意。对此,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经过前期的摸索和策划,在2021年扎实开展研究生学术沙龙的基础上,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常态化开展研究生导师学术讲座,预计本年度学院将有不少于8位校内外研究生导师面向全校开堂讲课。

2022年4月27日晚4阶6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宋燕金博士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题为我院研究生做学术讲座,这是本年度我院举办的第一期研究生导师学术讲座。讲座由冯丕红副院长主持,张鹏程、刘芳芳老师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主持人冯丕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术讲座即是坐而论道,既是探求学问之道,也是寻求做人之道,不论是学问之道还是做人之道,都希望求有所得,得道能一生受用。他认为学术讲座起码有三大功能:第一,具有导航作用,尤其对于学术习作过程中求而不得法门的同学而言,听听学术讲座可以进一步理清思路;第二,讲座也是信息交换空间,可以互通有无、拓宽视野共同进步;第三,讲座还是论文写作的重要来源。对于如何听讲座,冯丕红老师结合自身体会分享了三点:一是带着问题听思路,二是带着兴趣和好奇听观点,三是带着学术热情去互动。

随后,宋燕金老师从四个方面开始了本次讲座。她在讲座中指出,“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观革命纪念馆、进村庄、入企业、察生态、探民生,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搞好民族团结进步等进行了调研,并亲自指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途中金句频出——湘江边的“革命理想高于天”;漓江上的“一定要呵护好桂林山水”;柳江之滨的“小米粉大产业”、“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邕江之畔的“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湘江边到漓江上,从柳江之滨到邕江之畔,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放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使命和任务,既是发展观又是方法论,既提出目标又指明路径,是新发展阶段统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这是总书记从国家发展大局对广西再次作出的精准指导。

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在最后交流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畅所欲言,宋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解答。整场讲座脉络清晰、内容丰富,互动积极,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友情链接: 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 人民网 光明网 理论中国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电话:0772-2686013(院办)  0772-2686013(传真)

邮编:545006

地址: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文昌路2号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

信息管理: 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    备案号:桂ICP备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