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东环校区4阶6室举办了本年度第三期研究生导师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张鹏程老师主讲,冯丕红副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张鹏程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以《从马列经典阅读中培养问题意识》为题,从什么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从何而来,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阅读经典读什么,如何读经典等五个方面展开讲授。

讲座中,张老师指出,阅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要长期坚持,不断积习,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随着阅读马列经典著作而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他强调,问题意识是一个需要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加以理解与阐释的概念。问题意识产生于个体对已有认知结构与当前认知任务不衡状态的自我觉察,它受到个体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关于问题意识如何转化为论文选题,张老师提出要和自身学术特长相联系,要与学术界目前的研究状态、研究水平相联系。问题源于实践,要在阅读著作中培养问题意识,在实践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有探寻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现实、对先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当下中国实践过程的关照。最后,对于确定论文选题之后写作困难问题,张老师认为,解决写作困难,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论文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是论文写作能力。他将论文写作能力比作“道”,将写作技巧比作“术”,借此勉励同学们将“道”与“术”相结合,在阅读原著过程中提升自身“内功”,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

冯丕红副院长结合讲座内容和自身体会,提出具备批判力养成问题意识,具备执行力能把问题转化为成果,具有科研耐力厚积薄发,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他鼓励同学们规划好自己的科研道路,认真阅读马列经典,努力产出学术成果。
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张老师的悉心讲授和耐心解答,启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学院将持续开展研究生导师学术讲座系列活动,助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