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广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两个省级科研平台,与柳州市城中区共建“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科研平台。
一、广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中心简介
2021年8月广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中心获批(参见《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同意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成立广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中心的批复》桂教教师〔2021〕34号)。
建设思路:研究中心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己任,以完善师德规范、创新师德教育、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研究的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全区高校师德建设水平的提升为目标,以构建完善的自治区高校师德建设科学化运行机制为重点,充分依托和发挥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的区位与学科专业优势,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协同攻关师德建设理论、政策、评价和实践等问题。通过若干年的建设,力争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文社科研究机构。
建设目标:研究中心围绕“四个一”目标开展建设,即:建设一个研究平台、一个政府智库、一个实训基地、一个交流合作中心。
1.成为区域有影响力的师德研究平台。汇集区外知名专家学者,集聚区内师德建设研究力量,创新理论视角、工作机制和研究方法,聚焦师德建设领域中的理论、政策与实践问题,着力打造广西乃至西南华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平台。
2.成为自治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智库。积极展开实践调查,撰写相关研究报告,为自治区师德建设工作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与咨询建议。
3.成为自治区师德研究人才培养高地与高校教师实训基地。培养师德建设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团队,注重把项目研究与师德建设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促使研究成果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层面转化,助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4.成为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师德交流与合作中心。推进与区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在师德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举办学术论坛和研讨会,组织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研究机构共同研讨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交流与研究中心。
功能定位:研究中心面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需要,是为广西完善高校师德建设体制机制提供科学咨询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在开展高校师德的理论、实践和政策研究基础上,研究中心紧紧围绕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关的教育理论、师德宣传、培训课程、负面清单、问责制度、预警排查、诊断机制等研究主题,持续评估与监测全区师德发展现状,并通过实施监测、诊断、培训、规划等专业服务,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师德师风发展规划、进行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在教师发展和教育发展中发挥推动和引领作用。
主要任务:
1.开展师德建设研究。大力开展高校师德建设状况调研、师德能力测评、德育基础理论以及师德能力发展路径等研究。对全区高校师德建设状况进行诊断,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我区师德建设问题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2.开展师德专题培训。整合校内外师德和教育教学专家资源,发挥学校在虚拟仿真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发针对性课程方案,逐步实现全面对接区内外师德建设专项培训项目,服务我区高校教师师德能力提升。
3.加强师德建设的实践指导。加强横向合作,设立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培训项目,提供调研评估、问题诊断、培训方案以及跟踪评估一条龙服务。
4.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建设高校师德师风舆论宣传平台,打造全区性的高校师德师风宣传媒体矩阵。定期编印《广西高校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广西高校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录》,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利用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加大正反典型案例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教育成效。
5.师德师风动态监测与预警。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全区高校师德师风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对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并构建预警机制。打造学生、同行、专家、社会和家庭等多层次的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多维度高校师德师风动态监管机制,形成动态性监测报告,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案例资源库及展馆建设。开展“广西高校师德师风优秀年度人物”评选系列主题活动,建设优秀教师师德案例库。建设师德文化主题展馆,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师德建设研究成果,为师德教育培训提供鲜活教材。建设师德师风反面教材案例库,构建警示教育长效机制。
组织机构:
研究中心在自治区教育厅指导下开展相关业务,实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
学术委员会主任由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副主任由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担任。设委员11名,其中校内委员8名、校外委员3名;校内委员由学校相关单位(部门)领导或专家担任,校外委员由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设秘书1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担任。根据工作需要,可聘学术顾问若干名。
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责:负责对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重大选题、重大事项、重大决策等进行审议,加强对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的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围绕科学研究计划方案,研究成果的评定、科研项目的审议、平台规划与团队建设的指导等学术问题进行评议和决策。
研究中心执行机构设主任1名,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主持研究中心全面工作;常务副主任由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担任,副主任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担任。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统筹协调研究中心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和相关学术研究活动的实施等工作。研究中心牌子挂在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办公室主任1名(正科级或享受正科级待遇)。
研究中心的经费来源及用途:研究中心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自治区教育厅划拨的项目经费、学校划拨的配套经费、研究中心申请的其他各类项目及承担咨询培训服务取得的纵横向经费等。为保证研究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研究启动阶段(2021—2023年)学校每年配套划拨20万元作为运行经费。研究中心经费主要用于办公场地建设、硬件设备购置以及资料费、数据采集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印刷出版费等科目开支。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研究基地简介
2021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获批。
基地发展定位:基地依托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和合作制度,以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重点,同时依托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等二级学院进行建设,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工作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整合优化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社工、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等优势方向的凝练;完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项目,产出了一批质量高、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通过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组,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提高了培养的硕士等高级专门人才的水平;通过承担政府和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多项委托项目和开展合作研究,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基地组织机构:基地设立了学术委员会和基地执行机构。学术委员会由基地首席专家、学术顾问(包括民宗系统相关领导)和校内外专家构成,聘请了民族学家广西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徐杰舜为首席专家,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副校长张发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山松研究员担任学术顾问。学术委会主任由基地主任担任,负责研究中心日常工作;副主任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基地还聚拢了民族研究领域的专家,现有研究人员18人,其中博士10人,同时招募多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相应研究团队。
基地基本建设条件:2021年学校印发《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省部级科研平台管理办法》的通知(科大发〔2021〕161号),学校加强各类科研平台管理,为基地建设及运行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研究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铸共”基地研究场所在东环校区第4教学楼北面1楼,面积超60平方米,同时提供了所需硬件设备,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基地建设发展目标:一是依托柳州市乃至广西的民族工作实践,在“铸牢”领域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致力于建设推动和引领全区“铸牢”研究的学术引擎和学术制高点。二是持续为全区的“铸牢”研究与评估提供高端智库服务,为广西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致力于打造区内一流的“铸牢”研究学术平台和高水平人才实践基地,成为民宗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四是致力于建成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教育基地,使之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平台和重要阵地,助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
三、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暨柳州市城中区党员教育实训基地
建设定位:“研究中心”是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政府与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联合设立的科学研究机构,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等领域开展研究,为柳州市城中区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咨询、人才培训、理论宣传等服务。
建设目标:深入研究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柳州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探讨“柳州做法”,总结“柳州经验”,打造“柳州品牌”,形成若干有分量的学术科研成果和决策资政报告,为柳州市城中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柳州市城中区乡村振兴的良好形象和市内外影响力。同时,促进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相关学科发展、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
建设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视角,围绕乡村组织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等开展研究,尤其聚焦乡村人才振兴研究,加强各种技能培训,提升乡村干部、中共党员、创业人员、知识分子、产业能手等群体的致富带富能力及基层治理能力。
组织架构:马克思主义学院设主任1名全面负责研究中心的相关事务管理,聘请专家、顾问若干名,组建“乡村振兴研究团队”,为柳州市城中区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咨询、人才培训、理论宣传等服务。
经费来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少投入经费给予研究中心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理论宣传等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