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机械与交通工程学院“天工讲堂"在柳东校区T2-105举行,由学院陆仪启博士给180多名同学们带来《书法分享及对于学习和科研的启示》。此次讲座旨在帮助同学们学习书法的知识,同时培养他(她)们在科研方面的兴趣。

陆仪启博士介绍书法
陆老师先是对书法进行了介绍。他讲到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于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于索本求源,介绍了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
接着,陆老师从多年来书法带给他修身养性的同时又让他在科研道路上奋勇前行得出感悟,介绍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的书法变化历程,告诉同学们回归本源的重要性。陆老师指出,思维和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应用中学习更高效、宁可曲折前行莫要原地踏步。同时建议同学们要注重在学科外汲取营养,把时间留给自己。陆老师指出研习书法和开展科研二者有很多共性。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
此次“天工讲堂”讲座以拓展同学们科研思维与文学视野为目的,讲座全程2.5小时,掌声不断。同学们在此次讲座收获颇丰,既丰富了自己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同时对学习和科研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