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
(2019年第5期,总第59期)
一、以案明纪案例
重庆理工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新益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重庆市纪委监委消息:重庆理工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新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宋立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宋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来宾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文彬被双开
据来宾市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来宾市委批准,来宾市纪委监委对来宾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文彬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杨文彬在任来宾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院长职务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为其女儿操办婚宴,收受他人礼品礼金;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受贿犯罪。
杨文彬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纪律意识淡薄,严重违反党的纪律,且在党的十八大后,尤其是前任院长被立案调查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情节严重,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经中共来宾市纪委常委会、来宾市监委委务会审议并报市委同意,决定给予杨文彬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和广西纪检监察网)
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
1.南宁市武鸣县(区)公安局(分局)党委委员、副政委黄铭东违规收受礼品问题。2018年中秋节前,黄铭东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12瓶青花郎酒、36瓶贵州茅台酒。此外,黄铭东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19年4月,黄铭东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违纪所得被收缴;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
2.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蔡祥勇私车公养问题。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蔡祥勇使用公务加油卡为其私人车辆加油32次,金额共计8524.12元。2019年2月,蔡祥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所得被收缴。
3.防城港市防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杨培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2017年中秋节、2018年春节期间,杨培雄先后两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礼品礼金共折合人民币4150元。2018年12月,杨培雄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所得被收缴。
4.贵港市平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陈雄奎违规收受礼品、违规报销个人费用等问题。2016年至2018年期间,陈雄奎收受下属单位赠送的野生香菇、野生木耳等春节礼品,折合人民币600元;在下属单位报销应由其个人支付的餐费共5089元。此外,陈雄奎还存在其他违纪违规问题。2018年12月,陈雄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过处分,违纪所得被收缴。
5.来宾市桂中水城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彭飘殷违规收受礼金问题。2012年至2017年,彭飘殷在担任来宾市桂中水城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副经理、来宾市天润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来宾市炬城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期间,收受其参与管理的15个项目施工单位礼金共计16100元。2018年11月,彭飘殷受到党内警告处
(以上信息来源于广西纪检监察网)
三、违纪违法案件警示
灵川县公平乡党委原副书记周长飞违纪违法案件警示
说真话、办真事,这是做人的基本底线。可是灵川县大境瑶族乡的一名乡干部,却违背做人的基本底线,利用手中的权力,做假账、办假事,虚填虚报加班补助和扶贫项目,套取扶贫领域资金达22.559万元,向他人索要财物3万元。他就是桂林市灵川县公平乡党委原副书记周长飞,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任灵川县大境瑶族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分管扶贫工作。
2017年4月,灵川县纪委、检察院专案组果断出击,查处了这名做假账套取扶贫资金的乡干部。同年5月,灵川县纪委、监察局给予周长飞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处分;灵川县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周长飞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以发放村干部劳务费为名造假报账
大境瑶族乡是灵川县最偏远的两个瑶族乡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而周长飞作为土生土长的瑶族乡人,中专毕业以后于2001年至2004年先后在灵川县九屋镇财贸组、计生站和党政办工作过,2004年至2008年借调到县政府办工作4年,2008年4月调到县调处办任副主任,2011年3月提拔到大境瑶族乡任党委委员、副乡长,2016年5月提拔为公平乡副书记。一名前途顺风顺水、令人羡慕的年轻干部,本应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却通过造假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2011年至2013年,当时的周长飞分管扶贫、乡庆部分项目建设等工作,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周长飞通过工作中的接触和了解,抓住了管理上的一些薄弱环节,就想通过造假来套取一些工作经费。初次造假,周长飞内心也惴惴不安,一颗大石头悬在心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造假套取工作经费的问题一直都未被人察觉,他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私欲之门渐渐打开。2011年至2013年,周长飞利用自己分管扶贫工作的便利,陆续安排乡政府工作人员制作虚假村干部加班补助花名册到灵川县扶贫办报账,侵吞扶贫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以下简称贷款贴息资金)工作经费25590元。
2012年5月,周长飞到县扶贫办借出8万元贷款贴息资金,存入自己农业银行账户,然后再采取填写虚假加班补助花名册、虚假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发放表的方式,到灵川县扶贫办报账,侵吞贷款贴息资金8万元。
以虚假项目套取扶贫资金
2013年6月5日,周长飞安排大境瑶族乡金竹村委干部黄某甲、黄某乙以金竹村委产业开发项目的名义,将开好的发票拿到灵川县扶贫办报账7万元,然后转入自己的农业银行账户,其中5万元转给金竹村委干部黄某甲,剩余2万元占为己有。以同样的方式,于同年8月19日,周长飞采取虚报黄泥江村委社公塘自然村产业开发项目的形式,将开好的发票拿到县扶贫办报账7万元,直接转入自己的农业银行个人账户,其中5万元用于黄泥江村委团山自然村修建进村道路,剩余的2万元占为己有。
屡屡得手的周长飞,用虚报项目套取扶贫资金的方式让自己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13年12月18日,周长飞又虚报黄泥江村委大竹林自然村道路建设项目,将开好的发票拿到县扶贫办报账8万元,这一次,他将8万元全部转入自己的农业银行账户占为己有。
做几份假账,就轻易套取扶贫资金,私欲膨胀的周长飞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掩人耳目的“门道”和“捷径”,更加肆无忌惮。俗话说:“侥幸让人性的贪欲之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关上了。”周长飞一直寻找更大的机会满足自己的私欲。
以跑关系为名收受、索要他人财物
2011年9月,周长飞帮大境瑶族乡金竹村委争取到扶贫项目资金后,在灵川县大圩镇渔家饭店收受金竹村委黄某甲“好处费”1万元。2013年8月19日,周长飞在办理大境瑶族乡黄泥江村委界背自然村道路建设项目过程中,将项目款10万元转入自己的农业银行账户后,周长飞要求留下2万元,转出8万元到大境瑶族乡政府交管站站长秦某某(界背村人)账户上。
“2013年在县扶贫办争取到的10万元修路资金,但实际上给了8万元,剩下2万元,周长飞说他要用来跑关系。”时任大境瑶族乡黄泥江村委干部谢某某说。
“没想到这个周某他套取了这么多资金,害苦了我们,现在村里还剩下一段路,因为资金不够就修不起了,现在老百姓说起这个事都很气愤!”黄泥江村村民唐某说。
常人皆有欲望,一旦失去了控制,任其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周长飞因贪欲之心日益膨胀,使自己迷失了方向,深陷做假账、发横财的泥沼里不能自拔。
勿贪慎行 警钟长鸣
法律无情,周长飞在铁的证据面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
周长飞虚报扶贫项目、套取扶贫资金案件是典型的扶贫领域腐败案件,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周长飞的违纪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严重损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给他本人和家庭也酿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该案件留下了沉痛的教训,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
分析周长飞走向违纪违法的过程,灵川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主观上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周长飞在担任大境瑶族乡分管扶贫工作后,在权力面前放松了警惕,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二是政治意识不强。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在党中央多次强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大背景下,周长飞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作为一名分管扶贫领域工作的乡镇领导干部,他没有认真尽好自己的职责,无视党纪国法,无视扶贫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纪律规矩,胆大妄为、顶风违纪。三是监督不到位。监督上的疏漏成为周长飞贪腐的“绿灯”,在造假套取扶贫资金的路途上,毫无阻碍,轻而易举得手,致使周长飞贪占扶贫资金的行为长达5年之久没有被发现,从小贪变成了大贪。
“我当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现在非常后悔,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损失,对不起组织对我多年的培养……”周长飞在接受审讯时忏悔道。
【点评】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个乡党委副书记,正值大好年华,年富力强,本可以在事业上大有作为,却因贪念作怪,不惜做假账套取扶贫资金,性质恶劣,受到严惩。周长飞的违纪违法行为,不仅误了自身前程,而且影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教训沉痛、令人警醒。
周长飞的案例再次说明,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从思想层面筑牢廉政防线,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增强“不能腐”的自觉。其次要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纪违法成本,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再次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各项制度。最后要将权力置于组织、群众、法律、舆论的有效监管之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以上信息来源于广西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