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采访梁国校友时,不得不佩服他的耐心与热情,在他的侃侃而谈中也无处不体现着他的睿智和自信。如今功成名就的他仍能保持着朴素的习性,在他身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不只一点点。
多彩的大学生活
梁国在校期间的刻苦学习是有目共睹的,孜孜不倦的他是图书馆的“常客”,因此他认为图书馆是扩充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的好去处,不断涉猎和博览群书,为他以后的工作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梁国应该算得上一个文学青年吧。他在大学时代便有一个梦想,梦想着自己能在追求文学发展道路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梁国之所以爱好文学,不光是因为文学本身富有魅力,引人入胜,还因为他认为能够发掘智力,陶冶情操,能够培养一种超强的联想和幻想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大学时光,也为了充分锻炼自己,梁国积极参加学院的社团活动,曾担任《晨光文学社》副总编辑,勤习书法,曾在书法比赛中荣获院级三等奖。这便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梁国热爱体育运动,尤其热衷于打篮球和跑步,他还是当时系队的篮球队员。体能锻炼使他形成了乐观、开朗、稳重、豁达、宽容的好品质,更重要的是战胜困难的勇气。梁国当时还是柳州院校老乡会会长,可见他的人缘好,交际广。
不得不提的是梁国在大学时的“贵人”,这当属学生办事处的黎平老师,在梁国看了,黎老师是最具亲和力,最有影响力的老师。聊到黎老师时,梁国便感慨地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必须感谢黎老师对我的教导,他教会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诚信。”
穷孩子早当家
来自农村的梁国有四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能够体会到自己读大学时的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不曾自卑过,从未放纵过,他能深深体现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在家时,他只要会做的,如割禾,插秧等农活都会义不容辞地去做。每年都会跑去土地当暑假工、挑砖、拌浆,什么样的粗活,重活都照做,目的是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梁国此时说道:“那时候的日子也锻炼出我的坚持和勤快,如果没有当年的磨练就不会有如今的人上人了。”
正因为当时家庭条件有限,梁国的父母极力反对他创业,然而,这反倒成为他创业成功的原动力。
初生牛犊不怕虎
1991年,是梁国走出校园真正走向社会的第一年,他应聘了贵港市一家国营五金公司,但这样踏实本分的工作实在按捺不住他敢闯敢做的心。中国正逢此时出现一股“下海”热潮。年轻的梁国跃跃欲试。他利用工作之余,了解到了贵港所有的五金批发价,在朋友的热心联络下找到了客户,然后便帮助这些客户以低于市场价购买五金管材,很快就为自己攒下了创业第一桶金。梁国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与朋友合伙做起了木材生意,开始时赚了些钱但好景不长,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经验不足,生意亏了十几万元,他分摊亏了7万多元。
失败并不可怕,因为失败可以化为成功的动力。有一种情况倒是可怕的,那就是放弃。一遇到某种困难或某种烦恼,便放弃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追求,那才是真正的失败。一旦放弃了努力,就失去了与成功接近的可能,如果不言放弃,矢志努力,尽管努力的见效微乎其微,但毕竟离成功的目标有所接近。
很显然。梁国不是遇到挫折就气馁的人,他认识到,当时最热门也最赚钱的商品就是家用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五金等供不应求,梁国耐心地等待着重新振作的机会。正值这个时候,五金公司将公司进行改革,各个下属门市部进行集体职员承包,每个门市部公开竞聘部门经理。当时的梁国虽然没有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经验,但他自信拥有坚实的市场经营理论基础和详细的商业市场运作经验,凭借他的与生俱来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竞聘时过关斩将,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部门经理的资格,但是总公司经理重新考核后,认为梁国刚出来工作,欠缺实际工作经验,不让他上任部门经理的职位。梁国虽然没当上部门经理位置,但仍坚守本职岗位,第二年,终于当上了部门经理,为以后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经商实践经验。
人生能有几回搏
梁国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他的理想是做一名企业家,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做部门经理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感慨地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呀?应该趁着自己还有精力和壮志雄心去干大事。”
1996年9月,终于等来了一次机遇。梁国的妻子当时在市场农业局文印部工作,由于原贵港市升为地级市,把原来的贵港市各下属部门的人员一分为四,下调到三个区,此时贵港市农业局文印室工作人员紧缺,所以农业局局长作出了公开对外承包的决定。梁国听说这个消息,马上意识到商机的存在,就去参加了公开招标会,以最高的标价获得了承包农业局文印服务部的资格。梁国可谓是全身心投入到了此次的创业中。原来的文印服务部仅有几台电脑、一台复印机、一台油印机,梁国承包了这个文印服务部后,马上向社会公开招聘文员,添置了2台新电脑、2台新复印机。一台一体机,经过梁国的一番治理,文印服务部焕然一新。当时整个贵港市城区只有几家文印部,绝大多数部门单位都没有电脑。复印机、油印机等,这样,许多单位都定点在他所在的文印部打印资料,经过梁国的苦心经营,秉“诚信经营,服务至上”的工作态度,客人源源不断,经营效益也非常好,近一年就获得利润15万余元,在当时有这样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了。
梁国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成就,他想把自己的事业带入另一片天地,这也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梁国的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赞同,父母的极力反对并没有阻止梁国的选择,他强调说:“人生苦短,辟如朝露,该真正为自己拼一次。”
1998年,梁国便把这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投入了房地产,在贵港市石羊塘开发区以25万购买了一块120平方米的能做铺面的国有土地,由于资金不足,便到处高息借钱及银行贷款,在这片土地建造了一幢七层高楼并进行了装修。经多方考察及市场评估后,于2000年开了一家国泰旅馆,开始经营旅业生意。梁国利用了多种宣传方式如当地小广告、网页、贵港地图等进行宣传,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设计及苦心的经营,旅馆才慢慢步入正轨,年收入达到15万。文印、旅业比翼齐飞,将父母想象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的“可能”。
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的“不可能”驻扎在我们心头,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意志和理想,许多本来能被我们把握的机遇也便在这“不可能”中悄然逝去。其实,这些“不可能”大多是人们的一种想象,只要能拿出勇气主动出击,那些“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成功,缺乏的不是才能和机遇,而是缺乏那种大胆尝试的勇气。
大丈夫志在千里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变,文印业绩越来越差,梁国于是将矛头转向了广告业务,他出资50万注册了贵港市国泰广告有限公司,增加广告设备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业务不断扩大,直至目前,贵港市国泰广告有限公司仍屹立不倒,步伐稳健地前进着。随着资金的增加,梁国在2002年把手中闲置的资金投入买铺面地皮,在贵港市金港大道黄金地段龙舟花园以120万元购买了一块120平方米的铺面地皮,又通过银行贷款,于2004年开始建造一幢8层高的楼房,2006年装修并于当年又开业了一间国泰宾馆,由于地段好,人流量大,生意相当不错,直至现在。
他的朋友们都认为他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已经满足了,可是过了三年,梁国又乘胜追击,于2009年经多方筹集了3000万资金在贵港市西江产业园购买了35亩土地并搞印刷、装璜、包装。房地产等综合业务。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梁国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地向前迈进着。让人佩服的是他的矢志不渝和方向明确。当笔者问及从学生到社会人这一转型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可以让校友们分享时,梁国不假思索地说:“实践、实践、再实践,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到实践中,不管是成功与失败,都要坚持,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样下去就会成功。”在笔者看来,他确实这样做了,并做得非常好。
关注民生
尽管在创业过程中多风多雨,梁国也不忘关注时政,积极参政议政,并在2001年当选为贵港市港北区第二届政协委员会、贵港市第二届政协委员会委员,2006年当选贵港市港北区第三届政协委员会委员,贵港市第三届政协委员会委员,2011年8月任贵港市港北区第四届政协常委委员会委员,贵港市第四届政协委员会委员。不仅如此,梁国还参加了不少捐资助学等慈善活动,为国家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一份爱心。
应当要有“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有“不坠青云之志”的坚持,失败了不哭泣,成功了不骄傲,从不放弃,从不气馁,方显人之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