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攀高峰 丹心热血育桃李 ——记理学院副院长周丽娟教授
作者:罗一雯 刘诗璐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责任编辑: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发布时间:2019-02-20 15:36:39浏览量:

 

她学识渊博,爱岗敬业,被柳州日报称为“‘象牙塔’里的带头人”;她知性美丽,默默奉献,被柳州市委宣传部评选为2015“最美柳州人”季度人物;她潜心学术,成绩显著,是十三届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两次被评为“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她就是浦京集团理学院副院长、理论物理学科带头人、周丽娟教授(博士)。  

初见周丽娟老师,不禁被她吸引。“学识渊博,亲切和蔼。”是学生们对她的评价。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不畏艰难,攻克难题,勇攀学术高峰。身为一名物理教师,她言传身教,思维缜密,强大的正能量影响着科大学子,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求知若渴,勇攀学术高峰

“多读书,多走路,眼界开阔了对我们思考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她常常这样鼓励学生,“不做井底之蛙,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她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这一点。

大学毕业后,周老师来到原广西工学院当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的周老师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知识汲取,她的求学之路从未停止过。工作3年后她成功考取了广西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之后又继续深造攻读华中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她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书到用时方恨少”周教授回忆读博时感叹道,“导师是无法解答所有疑惑的,很多难题都需要自己去刻苦钻研,全英文的资料,要一遍一遍自己去认真翻译领会”。她如一位求知若渴的学童,终日埋头在知识的海洋,在一堆如蜡般无味的文献资料中奋战。她专攻的是乏味的纯理论研究,并不像物理实验那样有趣,只有通过不断翻阅资料和反复运算才能攻克难题。为了解决学术难题,她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脑子里想的全是研究课题,入迷的时候甚至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一拖再拖。”她说道。

在求学道路上,让她最难忘的是博士论文答辩。博士论文答辩的水平要求比较高,难度比较大。对于周老师来说,除了学术上的难题,还来自于家庭的难题。论文答辩期间,周老师的女儿才几个月,孩子离不开妈妈,她便一个人带女儿离家到了千里之外的武汉,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进行论文的修改和答辩。

正是因为有这样不畏艰难,敢于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使得她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地厅级项目3项、参加国家级项目1项(已结题8项、在研3项);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1);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均被SCI收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2015年,她当选“广西物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科普青少部副部长。2005年、2011年两次被评为“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诲人不倦,甘当“人梯”

作为一名学者,她求知若渴,作为一名老师,她亦是诲人不倦。

“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用在周老师身上再恰当不过。全方位教育人才,辅导学生顺利完成从大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转型,这是她教书多年所做的。她常鼓励大学生毕业以后如果有机会要继续深造,学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她说:“教育给予我们进步的机会,考研是让我们成功的捷径。考研很苦,但只要你学会坚持,不畏艰难就一定能够成功。”

作为一名老师,她深深地知道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她喜欢跟学生聊天,通过聊天能够知道学生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她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她的眼中每一位学生都有差异。作为老师,她关注差异,善待差异,尽量着眼于“关注每一个个体”,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取得进步的幸福感。

她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还教他们怎样做人。她时常教导学生做人要有“四心”,即敬畏之心、知耻之心、恻隐之心、感恩之心。她说,对长辈对他人心怀敬畏,自然而然就会尊重他人,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知耻才能自省,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并心怀感恩,心胸就会更加宽广。怀揣“四心”不论将来在职场还是人际交往中都会受用一生。她也常常用这“四心”对照反省自己的行为。

教师是“一个人影响一批人”的职业,在潜移默化间她用言语和行动影响了很多人。周老师不仅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培育着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更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科大的学子。以辛勤为杠杆、以付出为支点,她撬动的不是地球,是莘莘学子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一盏“灯”照亮500学子前程——追记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老党员章季樵

下一篇:累并幸福着——记浦京集团“优秀辅导员”康会茹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