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代会】汽车与交通学院:学科科研为引领,推动改革发展
作者:党委宣传部来源: 责任编辑:hyh发布时间:2014-11-24浏览量:

“飞思卡尔”智能车队再创佳绩

FSC方程式车队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载誉而归

      2012年10月,广西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专家组的验收,实现了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为学校更名大学作出突出贡献。
  几年来,汽车与交通学院依托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任务平台、广西高校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平台、广西高校“车辆动力与新能源”校地校企共建重点研发中心、柳州市“人才小高地”平台,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学院稳步推进学校柳东校区汽车学院的建设,积极谋划“汽车学院规划”和“汽车学院建设方案”,在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建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汽车与交通学院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组织申报《车辆工程专业职教师资综合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成为全国52个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专业点建设项目中唯一的一个车辆工程专业;组织申报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车辆工程获批,成为学校首批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与检测诊断方向)获得学校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实施项目。
  汽车与交通学院根据人才培养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更具竞争力;积极申报新专业,2011年申报物流专业,2012年获批并实现招生。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近几届毕业设计送外盲评中,成绩变化率小于20%,得到较高评价。教授、副教授上课率达100%,学生满意度高。
  加强校企合作,服务企业,实现共赢。2013年组织申报《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2012年和2013年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开展了汽车相关理论与专业知识培训,受训人员近200人。
  学院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突显。学院的科研项目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纵向项目每年保持6项以上的记录,横向项目逐年增加。项目经费也从2010年的34.33万元猛增到2011年的165.05万元,并在2012年到2013年每年都保持在100万元以上。
  在论文方面,论文数目一直保持在64篇以上,其中,中文核心和三大检索每年都保持较高的比例(四年比例分别为56%,70%,46%,44%),论文近四年来中文核心共计75篇,EI收录共计70余篇,SCI收录共计6篇,也逐年增长。
  在知识产权方面,2010年软件登记2项,2011年著作和软件登记各1项,2012年发明专利和其他专利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取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共7项,软件登记3项,2013年获取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共8项,鉴定1项,软件登记2项。
  汽车与交通学院致力打造创新实践平台,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举办第三、四、五、六届汽车文化节,把汽车文化节打造成一个亮点,一个品牌。大力扶持学生科研工作,积极组织以赛车俱乐部为平台开展的科技学习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以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本田节能车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周培源力学大赛、机械创新大赛等为主的学科竞赛活动,使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2013年7月,在第八届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并获得华南赛区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和两项三等奖,为历年最好成绩;10月在第七届本田节能竞技大赛中,以油车排名第20名、电车13名取得突破性成绩;10月在湖北襄阳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获最佳新秀奖和电车组效率测试第一名。
  2013年汽车与交通学院学生申请通过学校大学生科研项目6项,申请通过自治区创新创业项目9项;组织学生首次参加第三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自来水动力混合器”在机械制造类作品中荣获二等奖的佳绩。组织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广西赛区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单位 党委宣传部 fbdw 宣传部

上一篇:图书馆举办“IEEE 探秘之旅:高效搜索与学术投稿”培训讲座

下一篇:广西第一个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培养基地在浦京集团社会科学学院授牌成立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