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院长沙龙
作者:莫济榕来源:教务处 责任编辑:蒋文洁 相远方发布时间:2023-09-27浏览量:

为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整改任务落实,学校于9月26日开展了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院长沙龙。沙龙在文昌校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宝臣,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秦小云、徐武彬出席沙龙。各二级学院院长以及教务处、科研处、规划处、人事处、评价中心、网络中心负责人参加了沙龙。沙龙由秦小云主持。

沙龙现场

与会人员围绕主题,结合学院实际,分别作了发言。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宝臣讲话

刘宝臣对大家的发言予以肯定,认为各二级学院院长能够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学院实际,思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方法,有利于各学院间形成“欣赏型”的学习与竞争关系。他强调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要围绕“四个一流”(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四个高水平”(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科研项目与成果,高水平交流合作与成效、高水平文化体育艺术平台),“四个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同创新基地、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中试基地)加强协同联动,出台相关的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把工作落实落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秦小云强调,今年我们的任务是以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作风转变为抓手,推进本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面对严峻的形式和繁重的发展任务,持续巩固和深化办学思想大讨论的成果,凝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立足工作实际,做好结合文章,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寻求破解问题和短板的思路方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见实效。

徐武彬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了4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二是立足行业发展和产业需求,不断深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科学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及,强化课程与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三是进一步推进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突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的作用;四是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强化制度建设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评价有机融合,进一步凸显学生中心地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戚杰强表示,学院将从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建设、服务地方能力、学科专业特色凝练和师资队伍等“五个加强”推动思政课建设。

机械汽车学院副院长杨年炯表示,以本科教育审核式评估整改为契机,全面落实OBE教育理念,实施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发挥龙头企业资源优势,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继续做优做强学科竞赛,构建大平台,培育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培养高素质机械类应用型人才。

生化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黄文艺表示,依托一流学科和现代产业学院,开展“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凝练专业特色,全面落实OBE理念,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增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土建学院院长邓宇表示,一是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引领,深化专业内涵建设,落实课程要求和教师责任,自下而上支撑工程教育认证做深做实;二是以知识图谱为抓手,有序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三是聚力学生竞赛,树立典型,加强宣传,打造学院特色学生竞赛实践育人平台。

自动化学院院长刘胜永表示,要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积极融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充分发挥产教融合育人平台,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李春贵表示,学院要充分借鉴“101计划”的经验,以工程专业认证为抓手,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电子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陈华金表示,持续深化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探索“产教-科教”双融合的模式,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电子工程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

经管学院院长关勇军表示,学院将持续推动实习实践不断线、产教科教融合走深走实,大力培养能说、会写、有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经管类人才,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理学院院长庞建华表示,以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型数学统计人才为目标,以产教融合、研创融合为手段,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多措并举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模式。

艺术学院院长何月华表示,学院将坚持教学、科研并举,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良性互动,探索多元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外语学院院长周柳琴表示,学院坚持“特色求发展,质量中取胜”的专业建设思路,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质增效、增值赋能。

体育学院院长王萍表示,学院将以“四个一流”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以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大力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创新高水平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科特色化、国际化发展。

启迪学院院长唐新来表示,学院对照本科专业教学国家质量标准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努力推进工程教育认证,与IT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机会,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国际学院院长尹辉俊表示,将改革原有教学模式,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做好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打造面向东盟的工科留学基地。

继教学院院长杨建超表示,要加强校企合作和实习实训、科研、就业基地建设,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选送教师赴企挂职锻炼,组建科研教学团队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教学,同时要抓好成人继续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文家燕表示,要进一步促进全校教师对于学校质量文化(共性基因)认同和践行,并在强化在共性基因基础上,充分打造学生个性色彩的标签品牌,即学生利用知识促进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引领力。

单位 fbdw

上一篇:学校召开科研工作例会

下一篇:浦京集团研究生在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获佳绩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