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23年中层干部培训班办学思想大讨论之二级党组织书记沙龙、职能部门处长沙龙、二级学院院长沙龙
作者:组织部 党政办 规划处来源:组织部 党政办 规划处 责任编辑:蒋文洁 相远方发布时间:2023-09-01浏览量:

根据2023年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工作安排,为持续巩固和深化“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办学思想大讨论成果,学校党委以全体中层领导干部为对象,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以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为主题,于8月30日下午同时举行了6场沙龙、1场论坛。其中,二级党组织书记沙龙、职能部门处长沙龙、二级学院院长沙龙分别在文昌校区办公楼6—1、5—1、6—2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书记赵君,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发钦出席沙龙,学校各二级党组织书记、职能部门处长和二级学院院长参加沙龙。3场沙龙分别由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党政办主任卢志平,学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尹丽,规划处处长祝新主持。

与会人员紧紧围绕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一一作了发言。

二级党组织书记沙龙现场

职能部门处长沙龙现场

二级学院院长沙龙现场

学校党委书记赵君讲话

赵君对大家的发言予以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指示。他指出,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一体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在以学增智中提高思维能力,围绕根本任务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开展党建工作,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学在先、想在前、行动早,当好党建“第一责任人”,在求真中务实,在进位中争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发钦讲话

张发钦指出,一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改革,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进行前瞻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更好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特色优势学科群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围绕目标任务,聚焦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深层次问题以及痛点难点堵点,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和破解难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三要坚持结果导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级党组织书记沙龙

经管学院党委书记莫勤德表示,推进“一融双高”建设,党组织领导和基层组织制度执行要到位,党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要良好融合,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戚杰强表示,提升学院党建工作水平,必须要重视党支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构建“四个推动”体系,大力推动党支部工作职责制度化、工作管理科学化、工作内容融合化、工作品牌特色化,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

机械汽车学院党委书记何敏表示,机械汽车学院党委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聚焦“一融双高”,积极探索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方法途径,实施“党建+”工程,将学院党建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秦川表示,“一融双高”建设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找准结合点着力点,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一盘棋、双提升”。

生化学院党委书记黄厚南表示,敢于担当斗争,善于创新驱动,以思想理念的创新为“一融双高”工作提神,以方式方法的创新为”一融双高”工作提效,以制度建设的创新为“一融双高”工作提质,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莉莉表示,推进“一融双高”建设,必须发挥好二级党委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凝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增强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的合力,坚持党政同向发力,实现价值共通、理想共振、成果共享。

医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廖奕表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入推进医学部“一融双高”建设,使高质量党建成为学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理学院党委书记周丽娟表示,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把党中央、上级党委和学校党委的工作大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基础教育教学为立院之本,学科专业发展为强院之道”的办学理念,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担当实干,奋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电子学院党委书记朱广生表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到思想建院、理论强院,筑牢电子工程学院命运共同体意识,着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奋力推动电子工程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彭勇表示,聚焦“四同五融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党的建设与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奋力开创自动化学院新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张辉明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一融双高”建设,切实把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和建设方向上来。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高质量的党建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全力以赴用改革实际成效推进学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外语学院党委书记陈志波表示,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好谋划设计、关键人物、机制制度、短板弱项、深度融合,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奋力谱写强院兴校新篇章。

启迪学院党委书记刘湘桂表示,切实增强党员政治责任、历史使命、爱校荣校荣誉感,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更要抓好实践提升,注重队伍纯洁性,探索定性与量化考评相结合并运用技术手段提升党员日常管理成效,全方位形成强大发展合力助推学校大发展。

继教学院(教培中心)党总支书记林天翔表示,扛牢主体责任、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需要做好“345”文章,做到“三强化”“四落实”“五必须”,具体而言就是切实强化党委主体责任、支部主体作用、党员主体地位;在全面履职中、在传导压力中、在树立正确政绩观中,在强化考核中落实责任;必须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强化一把手责任担当、抓牢落实重点责任、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从严管理。

国际学院党委书记韦鸿鹏表示,将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为抓手,全面谋划学院职工思想认识、领导班子建设、党政工作内容“深度融合”,为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作出新贡献,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附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庞晓红表示,聚焦“五基三化”,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党组织活动与医德医风建设交汇融合、高质量发展党员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推动党建业务双提升,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附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谭铁军表示,二附院党委把握医疗单位特点,坚决扛起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困难党建破题、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的思路,认真履行党建职责,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发展方向。

后勤处党总支书记秦培仁表示,积极探索“党建+业务”模式,运用线上线下多种载体抓好党建工作,深入推进党建与后勤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育人水平。

离退办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主持工作)覃智玲表示,离退休工作党委坚持夯实“建”的基础,强化组织保障;坚持拓宽“学”的途径,筑牢思想之魂;坚持抓住“用”的重点,发挥引领作用。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薛宏珍表示,夯实党建工作,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对图书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情况为例,图书馆党总支在解决重点问题过程中,充分体现党建领航的关键作用。

附属卫校党总支书记邓燕表示,附属卫校党总支认真对照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以扎实推进教学整改为目标,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促进作风大转变为抓手,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清廉卫校”建设,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建主体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职能部门处长沙龙

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陈树春表示,要增强主人翁意识,让高效率高质量抓落实成为全体干部的自觉行动。要从学校工作大局出发,职能部门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多进行换位思考,形成共识,推进工作顺利进行。要发挥联动优势,汇聚力量,团结协作。要牢记“岗位就是使命,责任就是命令”,主动担当作为。

党委巡察组组长陈玲玲表示,要坚守政治巡察定位,发挥校内巡察综合监督作用和联系群众纽带功能,精准发现问题,用好巡察成果,推动建章立制,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学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尹丽表示,作为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广西科大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用好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解决问题;加强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的纵向沟通,换位思考、强化服务,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学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主任、巡察办主任王劲松表示,要担好应担之责,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在位不缺位担当不推诿,把履职尽责作为自己分内事长期坚持;要带好应带之头,干实事求实效以上率下,躬身实践身体力行长期坚持;要守好应守之线,懂规矩知边界守规则,不碰纪律高压线坚守廉洁底线长期坚持。

网络中心主任周坚和表示,职能部门和教辅部门要协力构建“大服务”格局,聚焦学校教学科研活动,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助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

研工部(院)部(院)长廖志高表示,研工部(院)将围绕学校博士授权单位建设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推进三全育人,构建思政工作长效机制,并面向地方产业,彰显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建设一只有战斗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依托各级产业学院和联合培养基地,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校市相融、校企合作、校际培养、中外联合”研究生协同培育模式,加快推进落实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

武装部(保卫处)部(处)长贾松林表示,要进一步加大机构改革力度,提高事务管理的集中度;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调查研究成效,坚持群众路线和问题导向,创新思维;要深刻认识干部使命和责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广西科大命运共同体意识。

评价中心主任秦福利表示,今年是作风转变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增强担当意识,以身作则,正己化人,善作善成,唯实惟先,积极主动服务教师发展,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计财处处长滕春慧表示,职能部门应加强联动,对师生的主要困难或服务需求开展联合工作调研,制定工作方案,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予以解决。同时要加强沟通交流,充分使用好年度预算资金,精打细算,一钱两用,既保障基本职能管理需要,又能解决一些应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实施的管理内容。

审计处处长符金凤表示,要完善学校管理体制,解放思想,整合力量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实现学校管理精细化,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校团委书记蒋智华表示,要积极发挥学校职能部门专业性、参谋性、服务性、协调性的职能,尊重学院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为本理念、加强部门沟通与联动、破解工作惯性思维、提高管理干部素质等,提升职能部门的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国资处处长梁晓天表示,学校已经由单一校区发展为多校区办学,作为职能部门要主动求变,强化共享意识,构建积极主动、良好高效的管理服务机制,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服务水平。

校友办主任沈剑表示,要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广西科大命运共同体意识,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主动创新作为,做一名政治过硬的好干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后勤处处长陈文彬表示,要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攻坚克难,主动创新作为,不断提高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时效,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基建处处长叶雁冰表示,管理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我们应该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高效的纵横双向沟通渠道,优化管理流程和工作机制,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

人事处处长杨南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全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夯实履职本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主人翁精神,聚力攻坚克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级学院院长沙龙

机械汽车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有平表示,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浦京集团应不断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内涵,以OBE理念推动“思教研创用”深度融合,走出独具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特色的新时期发展之路。

生化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黄文艺表示,聚焦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广西一流学科、博士点建设学科为引领,引育高层次领军人才,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土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宇表示,学校与学院之间权力和责任的划分必须符合校院模式这一体制设计的要求,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清晰、权限明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校院模式的优势,以高效经济地实现大学的办学目标。

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胜永表示,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必须要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转变观念,既要立足学院的办学实际,又要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打破常规,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为学院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以更好地激发学院办学活力。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李春贵表示,强化学校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要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构建“开放竞争”的学科建设秩序,设立“学科群”改革特区,增设学科群内资源投入、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绿色通道”,同时还要创新科研组织形式。

电子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陈华金表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电子学院顶层设计,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电子学院高质量发展。

经管学院院长关勇军表示,我们将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创新型人才。围绕把学院打造成为全校“新文科”建设的“高地”、全区“新文科”建设的“示范点”,大力实施“5”大工程、“10”项行动计划、“若干”条举措。

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孙文忠表示,通过培训增强了推动学部高质量发展信心,以改革人事制度、开发办学资源、提高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举措,激发广大教师办学活力,提高一流专业、课程团队建设能力,以新医科培育高水平应用型医学人才。

理学院院长庞建华表示,大学治理现代化应遵循由“管制”走向“善治”的理念,通过建章立制,明确权责,实现制度协同;通过协同治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通过精兵简政,资源下放,实现功能协同,从而实现校院两级的良性协作,系统性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

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月华表示,学校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根”在地方,特色在产业,路径是产教融合。要结合学校、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构建“重内涵、强特色、走融合”新型文科人才培养理念,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理实融合、专创融合为目标,将理论、实践、科研、创新创业融合贯穿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

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柳琴表示,二级学院作为学校的办学实体,直接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将自主权落实到二级学院内部才能实现自身的自主权发展。外语学院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在创新实践中坚持走应用型、国际化、特色化路径,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萍表示,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立足地方体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启迪学院院长唐新来表示,要在深化校院管理模式中,强调明确权责分工,树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制定灵活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实践。加强师资建设,强化指导监控,促进院院合作。此举将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激发其创新活力,为高等教育质量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交处(港澳台办)处长(主任)、国际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辉俊表示,留学生教育要突出特色,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国际化育人模式建设,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

继教学院(教培中心)党总支副书记、院长、主任,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主任杨建超表示,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结合浦京集团学科专业特点,强化校、政、企合作,深化办学特色,推进产教融合,着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同时,以保规模、保基地为基础,以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为重点,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创新创业学院(创新中心)院长(主任)文家燕表示,要针对一流学科建设硬指标,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破解问题的资源和打造渠道。针对做强优势学科,充分专题研究和探讨清楚特色和为服务地方发力的办法,在全校范围内设立特色课题申报。对于学科专业建设,探索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到学科专业建设谋篇布局的途径。

二附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覃莲表示,围绕“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服务的对象是谁”“为国家、为区域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好中长期设计,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创新教学内容、载体、方式,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融合,培养更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单位 fbdw

上一篇:学校党委副书记覃萍指导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秦小云一行赴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调研交流

最新动态